《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通过学习,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并准确运用生词造句 。
3、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了解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2.板书“泼水节”,解题 。
师: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脚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 。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沾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
4.补齐课题---“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 。
今天,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 。它到底特殊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
2.指名读 。(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给他纠正)
3.再读思考: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在带有生字的下面做记号 。
4.检查初读情况 。
5.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
1.默读第1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重点理解: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
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
(二)学习课文3自然段 。
1.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有关语句 。
(1)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
展示象脚鼓图片 。
(2)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