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社会支教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三 )


实践背景
1、中国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据权威调查显示 , 中国 “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 , 42.8%是父母同时外出 。其中79.7%由祖辈抚养 , 13%被托付给亲戚朋友 , 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产生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 。家庭的贫困 , 使农村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 , 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 , 使广大农民无法带着孩子一起进城 。具体情况如下:
1.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多是强度大、时间长的工作 , 根本没有时间精力照顾孩子 。
2.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差 。以他们的收入水平很难支撑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生活 。
3.由于户籍的限制 , 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上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 即使有学校接收 , 他们也承受不起高额的费用 。
资料显示 ,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 , 而且多数居住在中南各省 。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 , 达到52% 。
我们都知道 , 安徽是全国的劳务输出大省 , 省内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新修订的《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新增留守儿童权益保障条例 , 用法律保护留守儿童 。
条例规定 ,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对未成年人履行监护职责的 , 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人员代为监护 , 并将委托监护情况告知未成年人所在学校、村(居)民委员会 。父母应当与学校、未成年子女和受委托监护人保持经常联系 , 关心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情况 , 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
条例还规定 ,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留守未成年人寄宿工作纳入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总体规划 , 指导和督促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改善寄宿条件 , 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寄宿费用减免或者资助;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开展对留守未成年人的生活关爱、学习辅导等活动 , 为留守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资兴建留守未成年人寄宿制学校、托管中心或者服务中心 。
2 , 杜村乡留守儿童的现状 根据前期的调查知 , 杜村乡位于池州市青阳县的西南部 , 共有2.1万人口 。有一所中心小学 , 三所隶属小学 , 五个教学点 。每所小学含学生1100多人 , 中学800多人 , 规模小且分散 。每学期都将登记留守儿童 , 全乡共有250名留守儿童(双亲均外出) , 占总儿童数24% 。根据不完全统计单亲外出的有380人 , 留守儿童数量相对较大 。全乡留守儿童共计 630人 , 部分中小学留守儿童已超过在校生总数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