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话念诗词

广东话念诗词

很多人说诗词要用粤语读才能读出那个感觉,究竟是什么 假的 。
普通话足够了 。
这么说是因为古音韵系统里的入声,在今天的闽浙一带方言里仍有一定的体现 。
平水韵虽然宋朝成书,但在隋唐时候就差不多体系完备了,跟广东话有个毛线关系 。
有老教授用闽南语朗诵诗经,觉着好听,方言碰巧合韵是一方面,更多是因为觉着稀罕,心理作用 。
关于粤语的古诗展开全部 您好,清初有以粤语词语入旧体诗形成的作品 。
晚清时,兴起了三及弟,即同时包含文言,白话及粤方言的文体 。
在民国初期,一些广东诗人,以粤语入诗,例如廖恩焘的《嬉笑集》、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中的粤语诗等 。
查到例子几首,希望能够帮到您 。
己未是1919年,廖恩焘和胡汉民旅居日本,闲中无聊,用粤语作诗,咏论汉代人物,据跋文所载,胡只是赞赏而已,亦许间中唱和一二首,却没流传 。
如—— 咏“苏武”: 麒麟犽乍后生哥,磨利张刀去讲和 。
狗屁檄文攻鼻辣,龙头拐杖甩毛多 。
既然饮奶都能饱,使乜吞冰得咁傻 。
精仔亚陵唔识趣,偏偏提起个番婆 。
咏秦二世: 够之大瘾火麒麟,呢件龙袍重几新 。
未必乖哥唔识鹿,果然太监系阉鹑 。
一堂鼻涕真衰仔,二世头衔咁吓人 。
点估江山全送嗮,亡秦应晌亚胡身 。
咏范增:老猫烧剩几条须,悔恨当年眼冇珠 。
湿水马骝唔过玩,烂泥菩萨点能扶 。
明知屎计专兜笃,重想孤番再杀铺 。
一自鸿门佢错过,神仙有篾亦难箍 。
咏严光:钓鱼钓得咁沙尘,褛块羊皮重几斤 。
皇帝孖铺真阔佬,先生反瞓系星君 。
偶然冚被横伸脚,有个开窗屹起身 。
慌到鼻歌窿冇肉,原来佢会睇天文 。
又有一首写打麻将:买齐幌子当孤番,跌落天嚟几咁闲 。
拼命做成清一色,绝张摩起大三翻 。
尾糊整定输家食,手气全凭旺位搬 。
边个龟公唔好彩,十铺九趟畀人拦 。
这几首诗,真能引用出粤语的妙处 。
譬如“屎计”、“兜笃”、“捐裤浪”、“慌到鼻哥窿冇肉”、“老猫烧须”,对仗有“湿水马骝”对“烂泥菩萨”,“一堂鼻涕真衰仔”对“二世头衔咁吓人”,“皇帝孖铺真阔佬”对“先生反瞓系星君”,“清一色”对“大三番”真是既贴切又妙不可言 。
至于胡汉民的粤语诗,手头有两首写“项羽”的七绝: 其一: 老婆搿手嚟劏狗,皇帝开头就斩蛇 。
临死找番条笨伯,算佢后代有揸拿 。
其二: 八千子弟向秦封,破釜沉舟究不同 。
咁样多人为你死,因何冇面见江东 。
还有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卷四也有粤语诗《赋得椎秦博浪沙》 。
其中一首五言排律,其格律是除开头两句最后两句外,其他各句都要双双成对: 几十多斤铁,孤单一个人,拦腰掟过去,错眼打唔亲,野仔真行运,衰君白替身,差点变成鬼,快的去还神,凶手当堂趯,差佬到处寻,亚良真正笨,为咁散清银 。
还有一首七律《垓下吊古》: 又高又大又嵯峨,临死唔知重唱歌 。
三尺多长锋利剑,八千靓溜后生哥 。
既然禀趸争皇帝,何必频腍杀老婆 。
若使乌江唔锯颈,汉兵追到屎难疴!就连提倡白话诗,新文化的领军人物胡适到过广州,也用粤语写下《黄花岗》一诗:黄花岗上自由神,手揸火把照乜人? 咪话火把唔够猛,睇佢吓倒大将军 。
唐诗《悯农》用粤语白话如何念锄禾日当午 wu ng ngox汗滴禾下土 tu tou thox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ku fu khox从粤语的韵脚来看,并不押韵,普通话反而押韵 。
我们说很多古诗词用粤语读比用普通话读更押韵,通常是说一些普通话消失了的入声韵尾tpk以及闭口鼻韵母m 。
但也不是绝对的 。
因为现在的粤语虽然保留了很多中古汉语(唐宋时候的汉语)的语音特征,但它并不是原来的中古汉语,因为粤语本身也是在中古汉语基础上慢慢演化的,虽然在宏观上保留的特征比较多,但是在细节上也不是绝对的所有字都是有规律的变化,有不少字音也是不规律变化,所以并不是每首诗词都能很好的押韵,而真正的中古汉语时候的韵尾标在了后面,可以看出一二四行字的韵尾都是ox 。
所以说古诗词最好的押韵感觉就是使用当时的语音,百分之百的押韵,因为诗词的要求就是要百分之百的押韵 。
而粤语由于保留了许多中古汉语的特征,在很多诗词中押韵的感觉比普通好,但也不是百分之百,甚至有反例,普通话押韵好过粤语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