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活动:蚯蚓来到我们班怎么写?

中班主题活动:蚯蚓来到我们班
一、背景夏天的雷阵雨过后,幼儿园的塑胶操场上爬了许多的蚯蚓 。
孩子们看到了,有的幼儿用脚踩、跺,有的小心翼翼地捡起送到草坪中,还有的围着观看,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
"蚯蚓真讨厌,把操场弄脏了 。""蚯蚓爬出来了,是不是嫌土里热啊?
"你把蚯蚓踩断了,它多疼呀,会死的 。""蚯蚓吃什么?""蚯蚓用什么走路?"……可爱的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猜测着 。
孩子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对自然界的千变万化非常感兴趣 。捕捉孩子的兴趣点,找准时机,不断地贯穿下去 。这样,幼儿才能从自身需求出发,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并使他们对感兴趣的研究不断推进 。有了兴趣,幼儿才会更主动地探索学习 。孩子们有太多的疑问需要解答,这是一次很好的探索机会,还是让他们自己寻找、发现吧!
二、叙事与分析
活动一:蚯蚓怎么走路?
孩子们兴趣很浓,我说:"我们把蚯蚓带到我们班怎么样?"好!"大家高兴极了 。在我的建议下,大家齐动手,我们找来玻璃瓶、玻璃箱、马粪纸,有的运土和沙子 。回到教室后,我在大玻璃瓶里放了三层不同质地土,将几条健壮的蚯蚓放入其中,教幼儿在玻璃箱外做了记号,有捡了两条被踩断的蚯蚓分别放入两只盛有黑土的玻璃瓶中 。几个人围成一组,把蚯蚓放在马粪纸上,观看蚯蚓"走路" 。在放大镜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发现蚯蚓腹下有刚毛,当后部的刚毛附着在纸上时,身体就向前伸长,当身体的前部的刚毛附着在纸上时,身体就向前收缩 。就这样,一身一缩前进了 。孩子们高兴地喊起来"我知道了,原来蚯蚓是这样走路的呀 。"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能主动参与,积极性高,且认真专注,观察的非常细致 。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发现了某些问题,就是我们课题所述由幼儿自己"生成"的课程,它的确是很宝贵的教育资源,同样也是最佳的教育契机 。而作为教师应该敏锐地抓住这些"生成性问题",以幼儿感兴趣为切入口,适时地设疑 。让孩子们的学习引向最深处......
活动二:蚯蚓的特征"蚯蚓走路真有趣,我们学学吧!"孩子们说 。这时许多孩子都学起蚯蚓走路来,高鑫说:"我们把手伸到头顶上吧!""真有意思呢!"孩子们一起学高鑫把手伸到头顶上做蚯蚓 。
我问:"蚯蚓长的什么样?""蚯蚓长的像个蛇了,细细的、圆圆的 。""粗的一边是蚯蚓的尾,细的一边是它的头部 。""被踩断的蚯蚓活了 。只有头得那条长得快,只有尾的那条长的慢 。"教师介绍:蚯蚓的身体细长,圆圆的、光滑、柔软;全身由许多环节组成,头较尖,嘴长在身体最前面 。它没有眼睛、鼻子和耳朵,也没有脚,是靠身体的一伸一缩向前移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