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词牌大全

诗词格律词牌大全

《诗词格律知识大全》 龙榆生的《唐宋词格律》在这一词牌下共举了五个例子,其中白居易和晏几道两首都在相应处使用了叠韵,但另外三首却没有遵守此规定 。
足见《长相思》这一词牌并没有强制要求一二句必须使用叠韵 。
所以正如你所理解的那样,“一般要叠韵,可是也可以不叠” 。
白居易:长相思(平韵)汴水流,泗水流 。
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
思悠悠,恨悠悠 。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
李煜:长相思(平韵)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 。
夜长人奈何!晏几道:长相思(平韵)长相思,长相思 。
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
长相思,长相思 。
欲把相思说与谁?浅情人不知 。
万俟咏:长相思 ?雨(平韵)一声声,一更更 。
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
梦难成,恨难平 。
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
万俟咏:长相思 ?山驿(平韵)短长亭,古今情 。
楼外凉蟾一晕生,雨馀秋更清 。
暮云平,暮山横 。
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
二楼所标注的〖〗代表的是一般需要用叠韵的句子,特别标注了出来 。
...
行香子的词牌格律展开全部 定格【定格】例词:1:苏轼《行香子(一叶舟轻)》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 。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
中平中、中仄平平(韵) 。
水天清、影湛波平 。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
仄中平中,中平仄,中平平(韵) 。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
中平中、中仄平平(韵) 。
算当年、虚老严陵 。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
仄中平中,中平仄,仄平平(韵) 。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
格律对照例词:【北宋】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 。
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 。
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 。
逗号“,”和句号“ 。
”:表示句;顿号“、”:表示逗 。
下划线:领格字 。
『』: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以晁补之词和秦观词为正体 。
附:[行香子词牌]1.【宋】苏轼《行香子·携手江村》2.【宋】苏轼《行香子·清夜无尘》3.【宋】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4.【宋】晁补之《行香子·前岁栽桃》5.【宋】李清照《行香子·草际鸣蛩》6.【宋】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7.【宋】沈瀛《行香子·野叟归欤》 8.【宋】黄升《行香子·梅》9.【宋】刘辰翁《行香子·探梅》11.【宋】张先《行香子 舞雪歌云 ...
什么是诗,什么是词,什么是诗词展开全部 一、诗(1)诗,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
诗最早可以追溯到 《诗经》 ,只不过那时候是四言的诗 。
到后来发展成乐府、古体诗和近体诗 。
乐府可以合着声唱 。
古体诗不太讲究格律 。
近体诗讲究格律,分为律诗和绝句(五言和七言,六言的也有,但是很少) 。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柳永《凤栖梧》 。
(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
(3)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
李白《三五七言》 。
二、词(1)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 。
(2)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
(3)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
李白 。
(4)麻叶层层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