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陶行知读后感
(一)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在“答朱端琰之问”一章中详细解答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及做法 。我理解为教师要教会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 。要学生学得“自得”,学得“自动” 。并且,学得的知识与现实应是一致的 。
在“教学合一”的理论中,陶行知先生还强调:先生不仅要拿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另一方面都是也要不断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 。陶行知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教学应该是——“教学相长”吗?
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教改思想,强调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在他杜威教师那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新的突破,这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二)对教育提出了两大要素:一是思想;二是情操 陶行知对大学教育提出了两大要素 。第一要素是关于思想方面:他认为要改变那种用古人的方法去解决现在问题的办法,即使问题相同,但由于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就不能用原来的方法来解决现在的问题;同时指出也不能迷信外国,仿效外国,甚至于幻想 。这种科学的研究态度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十分可贵的 。
第二要素是关于情操方面:他认为教师与学生应当养成密切的关系 。教师来教书不是来抱个饭碗的,学生也不是交点学费来买个教师的 。其实当今社会上,为了文凭而读书的学生大有人在;而仅为了生存而教书的人同样也不少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应当发生一种优美高尚联密有生气的关系,去做他们的学问 。这二大要素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应当培养学生那种求真的态度和创新的科学精神,师生之间应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良好合作的关系 。这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如何结合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将陶行知这种教育思想有效地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去,培养更多的具有求真创新科学态度的、能适合当今社会发展形势的学生也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盏明灯,指引我继续前进、感悟和探索……

《陶行知》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闲暇之余,有幸拜读了《大家心中的陶行知》一书,本书共117位名家分7个不同的行知板块写下了自己心中的陶公,赞颂了陶公为了理想教育的构建和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倾其一生心血所做的种种努力,让我实实在在地感悟到一个灵魂中镌刻着中华印记的知识分子的情怀和高尚追求及浓浓的大师之爱 。这些“大家”心中的陶先生宛如一个慈祥的长者,话语中蕴含的全都是朴素的真理,是陶先生一生从教的经验之谈 。读来如沐春风,胜于自己苦思数载所得,现就管中窥豹的一点认识,谈谈自己阅读后的几点肤浅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