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幼童顽耍的诗词( 三 )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
《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初夏睡起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求个描写小孩相貌的诗词,或者寄语 展开全部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里有这样的描绘:“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 。
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 。
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 。
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
唐代诗人胡令能在《小儿垂钓》中这样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你看,这个“蓬头”“侧坐”的小家伙是多么顽皮可爱,怕鱼惊不咬钩,就连路人借问道路都不给回答,虽是“学垂纶”,可却满认真的!诗人信手写来,好似不费丝毫力气,其实功夫很深,诗味也很浓 。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有一首这么写道:“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这里描写的是夏天农村紧张劳动时的情景 。
“村庄儿女”是指成年农民,“童孙”是儿童 。
农村的儿童虽还不会耕田织布,但看到大人除草搓麻线,便也在桑枝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 。
唐代的崔道融这么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
”《溪居即事》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溪边的趣事 。
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 。
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不知实情,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慌忙跑向家门报信,想打开柴门相迎,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 。
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
...
描写儿童愉快生活的古诗词展开全部宿新市徐公店《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注释]1.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 。
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 。
杨万里好酒,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 。
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肆 。
痛饮大醉 。
留住新市徐公店 。
徐公店,酒店名 。
2.篱落:篱笆 。
3.径:小道 。
4.阴:树叶茂盛成林的地方 。
5.急走:快速奔跑 。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背景 。
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 。
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扑蝶图 。
成阴: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 。
“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 。
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