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有声 风声雨声( 二 )


接着又下起了倾盆大雨 。
开始下雨前时,闷热的空气中夹杂着一丝寒意 。
雨“沙沙”地下了起来,雨淅淅沥沥的,豆大的雨点打在了人们的身上 。
远处,红墙白瓦的住房挤挤挨挨,隐隐约约见到一丝温馨 。
青山此起彼伏,绿水弯弯地向前流淌 。
雷声震耳欲聋,闪电道道明亮 。
大树挺立在风中,淋浴着雨的洗礼,夜空一片漆黑,雷公公敲打着锣鼓,云娃娃在空中嬉戏,风婆婆在咳嗽,闪电叔叔在放电,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沙啦沙啦”奏起了人间大自然的交响曲 。
雨渐渐小了,细细地斜斜地撒向人间各地 。
小草欢快地喝着雨水,花儿欢笑地挂满了露,大树也睁开了眼睛 。
鱼儿在水路游来游去,柳树在河边梳洗秀发,池中的青蛙也一蹦一跳的抓害虫去了 。
雨渐渐地停了,在街上那五彩缤纷的干雨伞消失了,浮现在眼前的是人们的笑脸 。
雨过天睛,太阳出来了,彩虹出来了,在碧蓝的天空中显得格外耀眼,格外夺目 。
天底之下,大地一片葱葱笼笼,一切又变得生机勃勃,变得绿意盎然 。
我爱风声,我爱雨声,我也爱雷声,它们把形容洗耳恭听得湛蓝湛蓝,它们把一切恢复生机勃勃 。
它们带走的是烦恼,留下的是吉祥美好!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 下一句是什么?风声雨声读书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 。
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 。
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
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 。
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总体的意思就是说:在这样的校园(书院)里,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很好听 。
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 。
第二句: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 。
这对联是劝勉读书人要以救国为己任,其实就是“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