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回民学校
郝佳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它是指导计算的基础知识 。过去,计算教学侧重于算理、算法及计算技能的训练 , 强调计算的速度和结果 , 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情感体验 , 忽略了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 造成课堂气氛紧张 , 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 。为改变这一状况 , 教学时 , 我充分利用学生喜爱的情景 ,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余数” , 建立“剩余”概念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 , 通过直观形象实际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 ,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 通过自己的思索 ,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 给学生以成就感 , 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教学例5时 , 由具体的情境导入后 , 没有采取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展开教学 , 而是组织活动 ,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棒 , 分一分 。通过操作使学生知道: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 , 并介绍横式在余数的写法和算式的读法 。引导学生写有余数除法的竖式 , 说明在竖式中从被除数中减去分掉的数 , 就是余数 。在学生真正理解的基础上 , 学生自然对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轻松解决了 。
本节课中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 真正参与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 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 , 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去交流、沟通、互动、思考 , 让学生建立起余数的概念 , 教学书写格式这类规范时 , 我则直接介绍说明 , 将主动的学习方式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有机结合 ,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在这节课实际教学的过程时 , 对照预设的教案 , 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 由于在某些环节用时过多 , 致使一些教学环节处理不细致 , 比较遗憾 。实施新课程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课堂表现不一定和预设情况
相同,甚至出现较大偏差 , 这就需要教师灵活掌握 , 科学引导 。此次的教学活动 , 给我及时地敲响了警钟 , 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和教学时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 , 努力学习 , 多听教学经验丰富老师的课 , 虚心请教 , 踏踏实实地搞好教学工作 , 提高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 , 实现自我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