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改写怎么写?( 六 )


环顾四周,景物无言 。疲惫的他拖着同样疲惫的身子撵飞了霸占屋梁的雉鸡,轰走了占据庭院的野兔,找到了记忆中的水井,一点点舂净了旅谷的外壳,点燃了灶内的烟火,缕缕炊烟袅袅升腾,缕缕饭香扑入口鼻 。一只只洗净了的旅葵叶子从他的手里滑入锅中,片刻后,清新的旅葵香气在屋内升腾 。
望望煮熟的饭菜,望望空空的庭院,呆呆的他不知道和谁来分享 。信步来到门前,遥望松柏掩映下的坟茔,泪水无声的滑落,打湿了满是尘土却再无人补缝的衣裳 。

十五从军征改写怎么写?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十五从军征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门前,望向东方,老泪纵横,湿透衣衫 。他怔住了 。
他曾经是一个青年,或许英俊,或许力壮 。可就在他十五岁时,他被兵役附身了——他那时根本不知道即将开始长达六十五年的征战,他或许报效了国家,或许立下了战功,但是他原本不希望成为现在这样 。终于,他到了退伍的年龄,恶魔也不必继续纠缠他了,兵役制度去找其它年轻人了 。他欣喜若狂,梦寐以求,朝思暮想的还乡之愿终被释放了 。
他激动地回家,在路上碰到了一个乡下邻居,怀着迫切的神情问他:“我家里还有谁?”他希望家里满是家人热情地迎接自己,这是一个士兵最基本的“回报” 。
一句话,他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远远望去则是你的家,松柏之中一片坟墓 。”以前,他是一个可怜的人,而现在,他则是一个凄惨的人 。
他望着破烂不堪的房子,看见野兔子从狗洞进入,野鸡在房梁上飞,中庭长出了野谷,井边繁衍了野葵 。他捋些野谷做饭,又捋些野葵做汤 。汤和饭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 。
他望着东方,哭了 。这位悲凉、凄惨的老人哭的不是他的家人,也不是他的处境,更不是兵役制度,他哭的,是这个不人道,黑暗的社会 。

十五从军征改写怎么写?


在我年少十五岁时,就被征去打仗,直到八十岁的时候,才得以回归自己的故乡 。整整六十五年啊!那可是一个人懂事后的完整的一生啊!我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乡里人便急切得问:“家中现在是什么样?父母是不是早已去世了?兄弟姐妹怎么样?”乡里人不忍心告诉我,又不得不告诉我:“远远望去,松柏之下,坟墓相连的地方,便是我的家 。”我九死一生回到了家,没想到却已经家破人亡 。回到家后,之间野兔从狗洞里出入,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 。庭院里长满了野生的谷子,井台边长满野生的葵菜 。唉!原来热闹温馨的家,现在变得如此荒凉 。在家中也只能就地取材——采野谷舂米来做饭,摘冬寒菜做成汤菜 。即使没有亲人,但我还是幻想着能和家人一起吃饭 。饭和菜一会儿就做好了,但却不知那给谁吃 。我突然从幻觉中清醒过来,如今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和家人在一起,可亲人现在一个也没有了,那么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啊?我非常痛苦,走出门外向东方张望,四下无人,一片荒凉,禁不住老泪纵横,湿透衣衫 。对于人生,我已经绝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