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活动教案怎么写?

喝水的故事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完整的语句连贯地编出合乎情理的故事结尾 。(重点)
2、学习有顺序地构思情节,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难点)
二、活动准备:
1、背景图、四个小动物;(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小贴贴(激励幼儿积极表达)
3、奶瓶、吸管、水壶;(联系自身,为延伸活动我的喝水故事服务 。)
三、活动过程:
1、引题,并向幼儿提出要求 。(评析:直接切入主题,提出续编的要求)
(1)你口渴的时候会怎么办?(喝水)对,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喝水的故事》 。
(2)这个故事不是老师一个人讲,而要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编故事,编得好的小朋友还有奖励 。(出示小贴贴)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评析:理解图片,萌发幼儿不同喝水的方法 。) (1)这是哪里,图上有什么?(一瓶水) (2)瓶子是怎么样的?
(3)出示白鹤、乌鸦、小羊和小猴(四个小动物口渴了),想喝这只瓶子中的水,你觉得按照它们嘴巴的长短谁能喝到瓶子中的水?
(4)喝不到水的小动物怎么办呢?老师先讲故事的前面部分,后面部分要请小朋友编下去 。
3、幼儿续编故事 。(评析:学习连贯清楚的续编故事,产生合理的喝水方法 。编故事的方式为帮助幼儿由顺序地构思情节,起到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
教师概括编故事的方式:编的故事,让大家喜欢听,讲清楚发生的事 。可以先讲是谁想到了一样什么东西?是怎样做的?最后是怎样喝到水的?给每位续编的小朋友奖励小贴贴 。
4、完整讲述喝水的故事 。(增强幼儿讲述能力,完整故事内容 。)
你们认为谁的故事编得最生动,办法想得最好,我们就把这个故事连起来讲一遍 。
5、延伸:我的喝水故事 。(评析:联系自身的生活,同时对喝水的故事这个内容进行延伸,形成新的主题内容 。)
出示奶瓶、吸管、小茶杯,回想自己从小到大喝水经历 。
小猫种鼠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增进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
2、让幼儿用恰当的体态动作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猫、老鼠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围绕话题组织谈话,并尝试用动作表现出来 。
1、猜一猜图片里的猫是一只什么样的猫 。
2、说到猫,往往会想到老鼠,出示老鼠的图片,让幼儿想想老鼠是什么样的老鼠有什么样的爱好和本领?
3、猫和老鼠相见会发生什么故事 。
二、引导幼儿看图并讲述故事 。
1、教师讲述故事 。
2、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发挥幼儿想象 老鼠该怎样做才不会被猫吃掉,做的自救
3、应到幼儿完整的讲述故事,并进行情景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