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小学读后感500字怎么写?

在我读过的书中,《道德经》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书籍 。
《道德经》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所作,并非一部介绍老子生平的作品,而是讲道论德的著作 。《道德经》全书分为上下篇五千多言,上篇第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讲“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讲“德” 。
老子所说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界的规律 。我觉得,《道德经》的精髓是无为而治和尊重自然规律 。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有时难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或者骄傲自满再无建树,或者身败名裂不能保全自己 。因此,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清醒和理智的头脑,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道德经》给我们的启示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 。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认为,我们应该用顺其自然的“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间事务,这就是无言的教导 。因循世间万物的自然生长规律,不加干涉,也不把世间万物据为己有;为世间万物的发展奉献力量却不因此居功自傲 。
无为是一种心境和修养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本性,不要迷失自我,随遇而安,那么我们会生活的更轻松更自在,社会也会更加稳定和谐 。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反复学习和研究,是一本常看常新的书 。

道德经中小学读后感500字怎么写?


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 。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 。站在老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 。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 。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 。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