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优秀教学设计( 二 )


教学重难点:
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
教学过程:
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①教师引述 。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 。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②板书课题 。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 。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③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②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
③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
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
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
④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
a.读一读 。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
b.想一想 。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 。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
②学习第二自然段 。
a.读一读 。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
b.画一画 。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
c.写一写 。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
d.议一议 。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 。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 。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
课堂练习
①学习生字 。
a.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
b.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 。评议学生写的字 。
②抄写词语 。
教学目标:见教参116页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对蜜蜂有什么了解呢?
2、学生汇报 。
3、师:蜜蜂有很强的辨别方向能力,无论被抛弃到哪里,它都能自己飞回原处 。这种能力是怎样发现的呢?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 。本课我们来看一看法布尔是怎样观察蜜蜂的 。
二、初读课文
1、分小组读完课文,给难读的字正音 。
2、自由读,讨论:你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