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思念母亲的诗词( 四 )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
《别老母》[清] 黄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
《慈乌夜啼》[唐] 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
《短歌行》 [唐] 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 。
上山迟,下山疾 。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
短歌行,无乐声 。
《墨萱图 其一》[元朝] 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
怀念母亲的文章: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 。
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 。
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1935年11月16日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 。
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 。
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 。
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 。
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 。
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 。
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
11月18日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她有点沮丧 。
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回来的 。
看到他的神情,我想起了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11月20日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 。
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
11月28日我仰躺在沙发上,听风路过窗外 。
风里夹着雨 。
天色阴得如黑夜 。
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 。
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里,引用了这几段 。
实际上,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斑了 。
一想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我就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 。
几个月以后,我写了一篇散文,题目叫《寻梦》 。
开头一段是: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 。
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
下面描绘在梦里见到母亲的情景 。
最后一段是: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
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 。
到国外以后,在我的怀念中增添了祖国母亲 。
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 。
以后也没有断过 。
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
写怀念母亲,赞美母亲的诗句(最少两句) 上帝不能无处不在,因此他创造了母亲 。
(犹太谚语)·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它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 。
(巴尔扎克)·父亲能够为孩子所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爱他们的母亲 。
(无名氏)·在我努力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母亲一直分享着我的抱负、充分理解我,尽她所能帮助我 。
如果我一生中做了什么值得人们注意的事情,那一定是因为我继承了她的气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