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如何写?( 四 )


比如说 , 也有安德烈的原因 。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 , 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 , 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 , 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 。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 , 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 , 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 。
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 , 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 , 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 , 其实在我的心里 , 我觉得可能没有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如何写?


当我看完《亲爱的安德烈》时 , 我总有一种想再读一遍的感觉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位中年母亲和她已成年的儿子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写的36封信 。读了里面的信 , 总是让我感慨万千 。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 , 这是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 。起初安德烈根本不想和他母亲说话 , 只是为了钱才写信 , 所以他们有不同的写信心态 。即使安德烈并不是真的想写一封信 , 但龙应台想深入儿子的内心 , 想自己和安德烈的关系得到缓和 , 想认真研究儿子 。然而 , 母亲细腻的话语 , 也让安德烈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最后 , 安德烈写信只为了和母亲交流 。当然 , 他们对彼此的认识越来越深 。
龙应台的一些地方 , 让我感觉很深刻 , 面对儿子的不耐烦和不想说 , 她没有使用逼的办法 。尽管她自己写的几行字只换来了儿子的只言片语 , 但她还是用每句话引导着儿子 , 希望安德烈能多说几句 。她只是想认识她的儿子 , 多么伟大的母爱 。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 , 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 。即使他们日夜流汗 , 时刻操心 , 但对于孩子们 , 他们有过什么可抱怨吗?我们都知道如何尊敬父母 , 安慰他们 。然而 , 在平常的生活中 , 谁总能想到这些 , 并经常做到 。
父母对我们的照顾 , 我们会把它当成唠叨 , 充耳不闻 。有时还会和父母顶嘴 。我们长大了 , 只和朋友们一起玩 , 只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 , 却总是忘记抚养我们、为我们着想的父母 , 他们在一天天变老 。我们能给予父母的最好回报就是和花更多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 , 和他们聊聊天、说说笑 。
想到这 , 我不禁感到羞愧 , 我有时使我的父母难过 , 使他们伤心 。从现在开始 , 我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 多体谅父母的 , 多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 尽量不让父母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