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说课稿怎么写?

一、说教材:
平移与旋转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 从教学的意义上讲 , 平移与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教材在介绍这两种现象时 , 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 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 , 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 。课程标准不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 , 更不需要学生去背诵结论性语句 , 只要求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去感知这些现象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见到很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 , 在他们的头脑中 , 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 , 受生活经验的限制 , 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 , 更无法想象 , 不能透过现象用数学的眼光来抓住运动方式的本质 。另外针对学生对现实事物的好奇 , 本节课在设计上 , 力求从生活实际出发 , 让学生在活动 , 在玩中发现知识 , 理解知识 。
三、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学生的特点 , 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生活事例 , 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 ,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这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
2、通过动手操作 , 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
3、能积极参与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探究活动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 培养对身边平移和旋转有关事物的好奇心 。欣赏图形经过平移和旋转变换所产生的美 。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 。能正确的在格子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对于没有旋转到一周的物体的判断 , 如荡秋千 。在格子纸上画出平移后的物体图像 。
四、说过程:
1、创设情境 , 感受平移和旋转
给学生创设活动的情境 , 让学生在玩与做动作的过程中 , 感受移和转的不同 。
2、感知平移和旋转 , 建立概念
通过给物体的运动方式分类 , 来引出什么是平移 , 什么是旋转;在建立了初步概念的基础上 , 看一看 , 做一做 , 找一找 , 说一说 , 从不同方面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 , 并能准确的分辨 。
3、观察图形 , 深化认识 , 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画平移的图形是本节课的难点 , 它主要是分两个部分 , 先让学生们看图形的运动方向和距离 , 明白什么是对应点 , 并通过数对就点来开明白物体的运行方式 , 然后 , 再通过上一部分的基础 , 先找对应点 , 再把连起来形成图形 , 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