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 诗词比赛( 二 )


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箸双垂出汉宫 。
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
----胡曾 《咏史诗·汉宫》环佩魂归青冢月,琵琶声断黑山秋 。
三槐居语文网,a \ Q&x2Q)[汉家多少征西将,泉下相逢也合羞 。
----金·王元节《咏王昭君诗》黄沙堆雪暗龙庭②,马上琵琶掩泪听 。
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③ 。
-----王思廉《昭君出塞图》其实诗人不懂,和亲是在国力强盛时采用的怀柔政策 。
国力衰弱时恐怕只有进贡钱帛美女以求苟安而不得 。
看看宋朝,历经辽,金,元的侵掠,每年输银帛无数,仍不能保住平安,先是偏安一隅,最后灭亡 。
宋朝皇帝,大臣何不用和亲之策?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
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 。
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 。

【昭君 诗词比赛】

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
----白居易 《琴曲歌辞·昭君怨》白居易这首诗把怨恨指向了皇帝 。
莫怨工人丑画身,英嫌明主遣和亲 。
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 。
----王睿《解昭君怨》王睿作了一个翻案文章 。
王昭君留在宫里又如...
颂昭君的诗词?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 。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
——李白《王昭君》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其二 李白的诗,对王昭君充满着惋惜、同情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这是杜甫经过湖北秭归明妃村,感王昭君故事而作 。
杜甫此诗集中地抒写她的怨恨 。
`自矜骄艳色,不顾丹青人 。
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 。
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君啼不语 。
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 。
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 。
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
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
----刘长卿《王昭君歌》
有关王昭君的诗词展开全部 关于王昭君的诗 昭君的美貌盛传于世,昭君远嫁匈奴的苦楚往往只被“乡愁”一词概括 。
《昭君出塞》于CCTV-8播出之际,我们刊登的这篇文章将一些文史资料呈献出来,讲述了昭君的屈辱、冤屈 。
以飨读者,以慰芳魂 。
王昭君是一个传奇女子,也是中国历史上传说的“四大美女”之一 。
据《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载:“昭君字嫱,南郡人也 。
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 。
时呼韩邪来朝,帝以宫女五人赐之 。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
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 。
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
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
生二子 。
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
”呼韩邪死后,昭君上书汉成帝,想回故乡 。
不料汉成帝竟下诏令其“从胡俗” 。
而当时胡俗是“子烝其母”,她只好嫁呼韩邪的儿子,又生了儿女 。
最后忧愤而死 。
王昭君死后,葬于“青冢”(现内蒙古呼和浩特城南) 。
王昭君的遭遇,引起很多汉族知识分子的不满 。
所以从汉魏到明清,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歌咏王昭君的诗词 。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首:1、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悲悯之情,溢于言表 。
千古遗恨,萧瑟凄凉 。
2、李白《王昭君》:“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 。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
”又:“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
”拂净马鞍,流泪而去 。
出了玉门关,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日子了 。
3、白居易《昭君词》:“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可怜的昭君,还在盼着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