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鱼太守诗词

悬鱼太守诗词

羊续悬鱼这个故事说明羊续又怎样 东汉时,羊续为南阳太守 。
他憎恶当时官僚权贵的贪污腐败,奢侈铺张 。
他为人谦洁、生活朴素,平时穿着破旧衣服,盖的是有补钉的被子,乘坐着一辆破旧马车 。
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粗茶淡饭 。
羊续虽然历任庐江、南阳两郡太守多年,但从不请托受贿、以权谋私 。
有一次,羊续的妻子和儿子羊秘后来到郡中官邸找他,羊续却拒之门外 。
他的妻子只好带着羊秘回去 。
羊续所有物品只有布制的衣服、破旧的衣,数斛盐和麦而已 。
羊续对儿子羊秘说:“我自己用的东西只有这些,用什么来养活你的母亲呢?”而把羊秘和他的母亲送走了 。
府丞焦俭,是他的下级,为人也很正派,与羊续关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级生活太清苦了,他听说羊续喜欢吃生鱼,就买一条鱼送给羊续 。
焦俭怕羊续拒收,就笑着说:“大人到南阳时间不长,可能不知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饷鲤鱼’所以我特意买一条送给您,平时您把我当作兄弟,所以这条鱼只是小弟对兄长的一点敬意,您知道的,我绝非阿谀逢迎之辈,因此,务请笔纳!”羊续见焦俭这么说,觉得不收下倒是见外了,于是笑着说:“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
”等焦俭走后,羊续将这条大鲤鱼挂在屋外的柱子上,风吹日晒,成为鱼干 。
第二年三月,焦俭又买了一条更大的白河鲤鱼,心想一年送一条总可以吧,知道买多了,羊续不会要 。
到羊续府上,焦俭刚说明来意 。
羊续便把他带到屋外的柱子前,指着那条枯干了的“三月望饷鲤鱼”说:“你上次送的鱼还挂著,已成了鱼干 。
”焦俭愣住了,摇摇头叹口气,带着活鱼走了 。
此事传开后,南阳郡百姓无不称赞,敬称其为“悬鱼太守”,也再无人敢给羊续送礼了 。
明朝于谦有感此事曾赋诗曰:“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内有悬鱼 。
清风一枕南窗下,闲阅床头几卷书 。
”至今此事仍以“悬鱼”、“羊续悬枯(指死鱼)”、“挂府丞鱼”等典故被后人广为传诵 。
从而杜绝了馈赠 。
后遂用“羊续悬鱼、悬鱼、羊续悬枯、挂府丞鱼”等表示居官清谦、不受贿赂 。
“悬鱼”的故事谁知道?羊续悬鱼拒贿展开全部羊续(公元142—189),字兴祖,东汉时期太(泰)山阳平人 。
他的祖先七代都曾任二千石级别的公卿或校尉 。
祖父羊侵,汉安帝时任司隶校尉 。
父亲羊儒,汉桓帝时任太常 。
羊续因为是忠臣子孙受拜郎中,离任后,被征辟到大将军窦武的幕府任官 。
窦武后来犯法被治罪,羊续也受牵连,被禁锢十多年不许做官 。
他在家中闭门不出,潜心读书 。
党禁解除后,被征辟至太尉府任官,后升为庐江太守 。
中平三年,朝廷拜羊续为南阳太守 。
当时的南阳,是个富裕之邦,吏治腐败,奢侈、贿赂成风,周围有6个县都被驻守江夏(今湖北武汉)的叛军所占领,前任南阳太守秦颉也为叛军所杀,形势相当严峻 。
羊续受命于危难之际,他进入南阳郡界内,便化装成平民走小道,仅带一名随从,了解各县情况,询问风俗民情,各县的令长贪猾还是廉洁,官民善良还是奸邪,他都有了清楚的认识 。
一上任他便大刀阔斧地清肃政风,平定叛乱,纠弊补偏,兴利除害,深得老百姓的爱戴 。
郡丞为了与他联络感情,送给他一条名贵的大活鱼 。
羊续十分为难,他想,如果不收,有可能扫了郡丞的面子,况且人家也是一片好意;如果收下呢,又怕别人知道后也来效仿 。
于是他灵机一动,将鱼收下,但是他不吃也不送人,而是将那条鱼“悬于庭” 。
果然,郡丞认为羊续收下了那条鱼,不久,又送鱼来 。
羊续便将上次悬挂于庭院中的那条鱼指给郡丞看,以此谢绝了郡丞 。
郡中官吏惊奇震恐,都被他所慑服,再也不敢来送礼 。
百姓争相传颂他的事迹,打心眼里敬佩这位新来的太守 。
从此羊续就有了“悬鱼太守”的雅号,“悬鱼”便成了为官清廉的典故,常被征引 。

【悬鱼太守诗词】

如唐人颜萱诗“悬鱼庭内芝兰香,驭鹤门前薜荔封”;宋人徐积诗“爱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旧悬鱼” 。
一千多年后,明朝民族英雄于谦有感此事曾赋诗曰:“喜剩门前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 。
清风一枕南窗外,闲阅床头几卷书 。
”后来扬州黄巾军攻打舒城,放火焚烧城郭,羊续调发县里二十岁以上的男子,都发给兵器上阵,年幼体弱者,让他们全部担水灭火,共调数万人,齐心奋战,大败敌兵,庐江郡界内得以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