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玉簪花的古诗词( 三 )


香满庐山路 。
莫笑出青泥 。
心净还如许 。
一片琉璃照相馆影空 。
常向波中住 。
【咏同心莲】 昭明太子江南采莲处 , 照灼本足观 。
况等连枝树 , 俱耀紫茎端 。
同逾并根草 , 双异独鸣鸾 。
以兹代萱草 , 必使愁人欢 。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唐·韩愈翻翻江浦荷 , 而今生在此 。
擢擢菰叶长 , 芳根复谁徙 。
露涵两鲜翠 , 风荡相磨倚 。
但取主人知 , 谁言盆盎是 。
【题白莲】 唐·白居易素房含露玉冠鲜 , 绀叶摇风钿扇圆 。
本是吴州供进藕 , 今为伊水寄生莲 。
移根到此三千里 , 结子经今六七年 。
不独池中花故旧 , 兼乘旧日采花船 。
【小庭水植率尔成诗】 钱微泓然一缶水 , 下与坳塘接 。
青菰八九枝 , 圆荷四五叶 。
动摇香风至 , 顾盼野心惬 。
行可采芙蓉 , 长江讵云涉 。
【南轩盆植重台莲移种池】 宋·梅尧臣彤云赤雾生绿房 , 朝霞变蕊朱粉光 。
白玉入泥不满盎 , 羽盖裹露明目口 。
浊水一石乱蛙龟 , 凿池五丈如斗方 。
萍根科斗得自在 , 荷芰明年出水央 。
【房莲】 宋·司马光莲房前后熟 , 供噉不须齐 。
肉嫩山蜂子 , 棱深天马蹄 。
尚怜食蘂在 。
深映绿荷低 。
脆美如新采 , 近根犹带泥 。
【采莲曲】 宋·陆游采莲吴妹巧笑倩 , 小舟点破烟波面 。
双头折得欲有赠 , 重重叶盖羞人见 。
女伴相邀拾翠羽 , 归棹如飞那可许 。
倾鬓障袖不应人 , 遥指石帆山下雨 。
【芙蓉曲】 元·萨都剌秋江渺渺鞭蓉芳 , 秋江女儿将断肠 。
绛袍春浅护云暧 , 翠袖日暮迎风凉 。
鲤鱼吹浪江波白 , 霜落洞庭飞木叶 。
荡舟何处采莲人 , 爱惜芙蓉好颜色 。
【采莲曲】 南朝·梁·萧纲晚日照空矶 , 采莲承晚晖 。
风起湖难度 , 莲多采未稀 。
棹动芙蓉落 , 船移白鹭飞 。
荷丝傍绕腕 , 菱角远牵衣 。
【采莲】 南朝·梁·吴均锦带杂花钿 , 罗衣垂绿川 。
问子今何去 , 出采江南莲 。
辽西三千里 , 欲寄无因缘 。
愿君早旋返 , 及此荷花鲜 。
【采莲曲】 南朝·梁·刘孝威金桨木兰船 , 戏采江南莲 。
莲香隔浦渡 , 荷叶满江鲜 。
房垂易入手 , 柄曲自临盘 。
露花时湿钏 , 风茎乍拂钿 。
【赋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梁·祖孙登浮照满川涨 , 芙蓉承落光 。
人来间花影 , 衣渡得荷香 。
桂舟轻不定 , 菱歌引更长 。
采采嗟离别 , 无暇缉为裳 。
【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瑞 , 亭亭出水中 。
一茎孤引绿 , 双影共分红 。
色夺歌人脸 , 香乱舞衣风 。
名莲自可念 , 况复两心同 。
【采莲曲】 隋·殷英童荡舟无数伴 , 解缆自相催 。
汗粉无庸拭 , 风裙随意开 。
棹移浮荇乱 , 船进倚荷来 。
藕丝牵作缕 , 莲叶捧成杯 。
【折荷有赠】 唐·李白涉江玩秋水 , 爱此红蕖鲜 。
攀荷弄其珠 , 荡漾不成圆 。
佳人彩云里 , 欲赠隔远天 。
相思无因见 , 怅望凉风前 。
【越女】 唐·王昌龄越女作桂舟 , 还将桂为楫 。
湖上水渺漫 , 清江不可涉 。
摘取芙蓉花 , 莫摘芙蓉叶 。
将归问夫婿 , 颜色何如妾 。
【古意】 唐·韩愈太华峰头玉井莲 , 开花十丈藕如船 , 冷比雪霜甘比蜜 , 一片入口沉疴痊 。
我欲求之不惮远 , 青壁无路难夤缘 。
安得长梯上摘实 , 下种七泽根株连 。
古采莲 元·吾丘衍湿风吹花生冷香 , 冯夷为舞冰丝裳 , 霏霏粉金飘晚塘 。
浮兰舟 , 鼓桂楫 , 歌采莲 , 为君发:迟迟归来弄明月 。
【莲塘霁望】 唐·刘兼新秋菡萏发红英 , 向晚风飘满郡馨 。

【描写玉簪花的古诗词】

万叠水纹罗乍展 , 一只鸂鶒绣初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