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陈氏从哪迁来 温州姓陈的祖先( 二 )


寻根问祖 陈姓,浙江温州永兴这的 麻烦大家搞个报告谢谢,如果答的好的话 , 加10分
一、溯源
陈姓缘自黄帝时期古老的陈丰氏部落,他们是高轮车的制造者 。大约在5000年前,陈丰氏部落定居于陈苍山下的山坡上,后来人们称陈坂,即今陕西省宝鸡县地,三国前称陈仓 。河南宛丘(今淮阳县)是陈丰氏子孙东迁时住过的地方,是陈之国都,为后来的陈姓家族留下一块祖居地 。舜帝是陈姓公认的血缘始祖 。周文王时,舜后裔妫满娶周文王长女太姬,是为胡公满 。周武王灭商朝后 , 封胡公满于陈,建立陈国 。此后,后代以陈为姓 , 在陈丰氏部落故地发展起来 。
陈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也出自河南 。《魏书·断氏志》载 , 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将随迁的代北鲜卑族三字姓侯莫东氏改为单姓陈氏 。
战国时,陈轸任楚相,封颍川侯,成为颍川陈姓开派祖,由此陈氏郡望出于河南颍川 。东汉时任太邱长的陈实为颍川陈氏十世祖,福建陈姓绝大部分都是颍川流派 。
陈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中华姓氏中为第5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4.35% 。
二、入闽
汉代以前,未见陈姓入闽的史料 。汉代,就有陈姓进入福建 。清乾隆《泉州府志·方外》陈寨本传称,陈寨,汉时人,“善禁咒,为人治病多愈” 。《闽书·方域志》建安县“响山”条,也提到《汉书》有传的梅福徒弟陈先生 。汉至三国时期,汉军和吴军几次进入福建平叛,陈姓又可能随军进入福建并留居下来 。晋永嘉之乱,史称八姓入闽 , 其中即有陈姓 。当时见诸史料的有陈润等人 。据陈姓族谱记载:陈润 , 字文奋 , 历任散骑侍郎、南海太守 , 晋永兴元年(304年)由光州固始县入闽任尹,居福州乌石山下 , 撰《闽中草寓记》,为福建陈姓入闽始祖 。陈润生六子,散居福建各州县 , 繁衍生息 。另有晋盱眙太守陈英第三子玄弼于晋建兴元年(313年)入闽避乱,居兴化(莆田) 。陈野于其后3年由光州固始迁居新罗(龙岩) 。
南朝陈霸先建立陈国后 , 许多陈姓子孙纷纷入闽为官 , 留居福建的当不在少数 。见诸记载的有陈文帝五子晋安王陈伯恭 , 陈宣帝子建安王陈叔卿、南安王陈叔俭、临海令陈钰等,均留居福建开基 。陈姓成为闽中大姓,同陈朝统治有关 。
陈姓入闽影响最大的是唐初期和中叶的中原陈氏的两次南迁入闽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 , 闽南发生土著叛乱,光州固始人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 , 带兵前往平叛 。陈政死后,其子陈元光代领其众,被奉为“开漳圣王”,其子孙散布闽南及福建各地,称为“开漳圣王派”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太子太傅陈邕与父陈忠,从京兆万年县被谪入闽,初居兴化,移泉州惠安社稷坛后,旋迁漳州南厢山,其子孙散居福建各地 。宋初,其裔孙陈洪进曾任武宁军节度使同平军事,追封南康郡王 , 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尊陈邕为“南院”始祖 。唐建中二年(781年),因避祸举家300余口迁居同安嘉禾岛,后裔有返河南为官者,传至十三世孙陈校尉于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又从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后择永春县桃源岵峰阳山而居,被尊为桃源陈氏一世祖 。另据《同美陈氏族谱》称,陈校尉为陈忠之十一世孙,十二世孙陈仕恭为永春小岵陈氏一世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