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边防战士的诗词( 二 )


反正是个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为老百姓除害 。
” 吴广也是个有见识的人 。
他同意了陈胜的意见,并商定借着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苏和深得群众拥戴的原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的祖父)的名头,以号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
于是陈胜和吴广就带着几个心腹首先把那两个差官砍死,然后提着他们的头,向大家讲明了不起义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 。
这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吴广一块儿干 。
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将项燕报仇 。
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 。
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
人们将“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简化成“揭竿而起”这个成语,比喻高举义旗,起来反抗 。
多泛指人民起义 。
【朝秦暮楚】拼音: zhāo qín mù chǔ 典故: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 。
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 。
比喻人反复无常 。
出处: 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
” 例子: 叹~,三载依刘 。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九出)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 。
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
【出奇制胜】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出击燕军,使燕军大败 。
这就是孙子兵法势篇中“凡战者,以奇胜 。
”【兵荒马乱】 bīng huāng mǎ luàn 成语典故: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 。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
” 例句: 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兵戎相见】bīng róng xiāng jiàn 成语典故: 兵戎:武器 。
以武力相见 。
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烽火连年】 fēng huò lián nián 成语典故: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
比喻战火或战争 。
指战火连年不断 。
成语出处: 元·戴良《九...
谁有赞美边防战士的现代诗歌 高分悬赏 急急急边防战士,是经常会被人们遗忘的人 。
可他们整日守卫在祖国的边疆,保卫着祖国,为我们的生活安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展开全部 他们是孤独的,是寂寞的 。
甚至找个人说话都没可能 。
唯一陪在他们身边的只有一条警犬 。
有话只能在心里说,对警犬说,或者拿支笔在本子上写写 。
他们吃的是馒头和咸干菜 。
住的是低矮的集体宿舍 。
他们生存在天气变化无常、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 。
但他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职责,坚守在祖国的边防前线 。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西藏边防的詹娘舍哨所战士,过着夏天吃雨水,冬天吃雪水的生活 。
但由于这两种水都缺乏矿物质,常年饮用使得他们有着紫黑色的脸、稀疏的头发、紫红肿胀的双手、下陷成小汤匙的指甲 。
但他们没有一句怨言,依然保持着微笑,依然坚守着祖国 。
有一天,卫生员王鑫和一名战士于辉,吃过午饭,背着背囊到距哨所15米左右的地方背雪回来化水 。
两人正将一锹锹的积雪往背囊里装,忽然一声闷响,于辉脚下的积雪突然崩塌,连人带锹被卷入了300米深的悬崖 。
“班长,于辉掉下悬崖了!”卫生员王鑫气喘吁吁地跑回哨所向班长靖磊磊报告 。
班长靖磊磊当机立断,立即带领副班长、卫生员和几名战士一起迅速下山救战友 。
待大家救到于辉后,正赶往回哨所的路上,可他们上方的积雪突然崩塌了,战士们再次被卷下了山崖 。
不知过了多久,第一个醒来的班长靖磊磊带着剧痛刚坐起身,就喷出一口鲜血 。
他艰难地爬过去将其他战士一一摇醒后,他决定和卫生员一起留下来照顾受伤的战士,让其他战士无论如何也要去向上级报告情况,然后请人来营救 。
战士4人去向上级报告 。
走着走着,其余3人相继晕倒在地,只剩下一名战士,他爬一会儿滚一会儿去向上级报告 。
最终,副班长等4人得到了医救,而班长靖磊磊、卫生员和另一名战士却永远的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