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祁诗词研究

宋祁诗词研究

木兰花(宋祁)的意思“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
”写景的名句 。
春风多从东边来,所以古人写春风,通常都是东城春早,古人踏青也多去东郊,这个就跟写花必称“南枝”艳,“向阳花木早逢春”是一个道理 。
“渐”字得神,很有立体感,使人得感觉眼前得美景不仅仅是一幅平面风景画,而是一副扑面而来,绵绵不绝的动态画面 。
“縠皱”水的波纹,“棹”是船桨,读zhao,水的波纹是层层散开的,呼应前面的“渐”字,一副动态的早春图跃然而出,实在美妙 。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 远处杨柳如烟,虽是清晨,却因春意盎然不觉寒冷,这两句相互配合的很自然 。
“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 。
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 。
“闹”字成就了宋祁“红杏尚书”美名,却也招来了骂声 。
清代以研究戏曲得名的李渔便是其中之一 。
他说,若红杏之在枝头,忽然加一闹字,此词殊难著解 。
争斗有声之谓闹 。
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 。
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 。
……予谓闹字极粗俗,且听不入耳 。
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当见之诗词(《窥词管见》) 。
主张“境界说”的王国维却为“闹”倾倒,“‘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词闹字而境界全出矣(《人间词话》) 。
”我想,宋祁这首词既然是席间应酬之作,“闹”字可能是押韵偶得的字眼,未必有太深的思虑 。
倒是后世人的争论,间接地炒作了宋祁吧 。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
”也是名句 。
说的是人生惆怅太多,欢愉太少,李煜有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都是感慨的话 。
后句,化用了李延年“一笑倾人城”的典故,意思是能得一笑何必吝啬千金呢 。
(这些都是有钱人的感慨,无阙这里偷笑下 。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 “君”指歌女,这句是对那位歌女说的 。
“为了你,我举杯劝说斜阳:你且留步,跟我们一起共渡这美好时光吧!(这里我没有直译诗句,而是我自己的理解,用了意译 。
)” 一种挽留夕阳,只愿时光在此刻停留的心愿呼之欲出了 。
木兰花(宋祁)的意思【原文】:《木兰花》作者: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译文】:《木兰花》作者:宋祁城东渐渐让人感觉到风光美好,湖面漾起皱纱似的波纹,迎接游人客船的来到 。
绿杨垂柳笼聚着雾气如淡烟,拂晓的寒气在四处弥漫,唯有红艳的杏花在枝头簇绽,春意盎然,像火焰般闹喧 。
人生如漂浮在水面上的泡沫,总是抱怨欢娱太少,谁肯吝惜千金却轻视美人的回眸一笑?为你我持酒盏劝说西斜的金色太阳,且为聚会的好友宾朋在百花丛中留下一抹晚霞夕照 。
古代诗词名句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
求有关李清照词的意象分析的论文李清照词的意象分析一、李清照词中花之意象在李清照现存的四十多首词中,颇多自然意象,竟有三十五首词写到花,花这频频出现的意象,在她词的意象系统里占据了最主要的地位 。
如海棠、梅、菊、桂、荷、银杏、芭蕉、丁香、梨等等,花之意象几乎篇篇出现 。
其中写梅十三次,荷花四次,菊三次,桂花二次,海棠二次,梨花二次等,几乎全是在人们意识里风韵独特、毫无媚俗之态的花种 。
然而,花在李清照的笔下,不是纯客观的自然物,而是浸透着词人深情、景情相融、与词人心灵交感的“情”化了的“花”,“人化”了的自然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