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似道诗词( 四 )


每朵花瓣上下红色 , 中间围一圈金黄色花蕊 , 是一种叫“金带围”的新品种 , 韩琦十分高兴 , 又邀了三人 , 同来观赏 。
这三人为大理寺评事通判王珪、大理寺评事佥判王安石、大理寺丞陈升之 , 酒至中筵 , 剪四花 , 四人各簪一朵 。
过了三十年 , 四人都先后当了宰相 。
因芍药中“金带围”品种与宰相的金色腰带相似 , 从此 , 芍药便成了“花相”的代表 。
每个朝代的审美标准不大一样 , 在盛唐 , 人们喜欢体态丰腴的美人 , 所以富贵雍容的花王牡丹更为得宠 , 刘禹锡在《赏牡丹》一诗中就这样写道:“庭前芍药妖无格 , 池上芙蓉静少情 。
唯有牡丹真国色 , 花开时节动京城 。
”这里就贬芍药而重牡丹 。
但是渐渐地到了唐代后期 , 人们对于芍药也越来越喜欢了 , 晚唐诗人王贞白有诗道:“芍药承春宠 , 何曾羡牡丹” , 而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柳...
请帮忙提供祝寿诗词由于逢寿必祝 , 祝诗祝联难免多且滥 , 所以有词家道出其中难处:“难莫难于寿词 , 倘尽言富贵 , 则尘俗;尽言功名 , 则谀佞;尽言神仙 , 则迂阔虚诞 。
”纵观许多祝寿的诗词联话 , 都离不开什么“福如东海 , 寿比南山”的旧话 , 所以即使多得车载斗量也难以流传 。
宋代祝寿诗词最多 , 辛稼轩有一词谐戏欢愉被人称道 , 这是祝他本家一亲戚八十寿 , 其词道:“更休说 , 便是个 , 住世观音菩萨 。
甚今年 , 容貌八十 , 见底道 , 才十八 。
莫道寿星香烛 , 莫祝灵椿龟鹤 。
只消得 , 把笔轻轻去 , 十字上 , 添一撇 。
”在十字上添一撇 , 成了千岁 , 这种祝寿词确实比干巴巴地祝寿要强许多 。
在祝寿上难免有借机谄谀献媚者 , 据《东望阁随笔》中记 , 南宋奸臣贾似道 , 曾祝寿谢太后和宋度宗 , 因为二人的生日仅差一天 , 其笺上写道:圣母神子 , 万寿无疆 , 复万寿无疆;昨日今朝 , 一佛出世 , 又一佛出世 。
所以有人评论说 , “文人慧业 , 此登峰极矣 。
”寿诗有一些本不是经心之作 , 却流传下来 。
有一村校书年70 , 买一妾才30岁 , 正巧苏东坡杖藜经过 , 老校书乞为寿诗 , 苏东坡戏为诗 , “侍者方当而立岁 , 先生已是古稀年” 。
以而立对古稀 , 工整而巧 。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 , 在他60岁生日时题写一副自寿联:“常如作客 , 何问康宁 。
但使囊有余钱 , 瓮有余酿 , 釜有余粮 。
取数页赏心旧纸 , 放浪吟哦 。
兴要阔 , 皮要顽 , 五官灵动胜千官 , 过到六旬犹少;定欲成仙 , 空生烦恼 。
只令耳无俗声 , 眼无俗物 , 胸无俗事 。
将几枝随意新花 , 纵横穿插 。
睡得迟 , 起得早 , 一日清闲似两日 , 算来百岁已多 。
”观此联不愧是大手笔 , 舒适闲逸之态跃然纸上 。
上联言只要够吃够花、身体灵便就心满意足了;下联说不想成仙长寿 , 只有自在不虚度 , 眼下一日顶两日 , 已是活了一百多岁了 。
在寿联上 , 人们绞尽脑汁使得词章工巧 , 构思奇特 , 清代彭文勤祝乾隆八十大寿 , 在位五十五年的寿联可以称“最”了 , 其上下联以“五”和“八”为对 , 可谓对得天衣无缝:“龙飞五十有五年 , 庆一时 , 五数合天 , 五数合地 , 五事修 , 五福备 , 五世同堂 , 五色斑斓辉彩服;鹤算八旬逢八月 , 祝万寿 , 八千为春 , 八千为秋 , 八元进 , 八恺登 , 八音从律 , 八方缥缈奏丹墀 。
”乾隆逢八秩大寿 , 联以“八”为词 , 那么百岁老人也常以“世上难逢百岁人”为题祝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