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南渡前后诗词对比

李清照南渡前后诗词对比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的比较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 , 在南渡前后 , 她的词风变化很大 。
南渡前 , 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 , 如《如梦令》、《怨王孙》两首词 , 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 。
《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 。
《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等小词也都是她的闺情名篇 。
南渡后 , 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 。
《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 。
《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 。
元霄佳节 , 词人远离那些香车宝马之邀 , 独自品尝战火后的凄清 , 这首词中 , 她已从自怜漂零之苦进而担忧现实的隐患了 。
到了《渔家傲》一词 , 虽然还有无所归处的痛苦感慨 , 但激昂的格调已表达了词人欲摆脱苦闷、追求自由的愿望 。
李清照词风婉约 , 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1?善于抒情造境 。
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 , 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
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 , 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 。
2?造语浅显新奇 。
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 , 又新奇魂丽 , 富于表现力 。
她的词用典不多 , 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 , 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 。
李词的音节和谐 , 流转如珠 , 富有音乐美 。
所作词 ,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 后期多悲叹身世 , 情调感伤 , 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 , 自辟途径 , 语言清丽 。
论词强调协律 , 崇尚典雅、情致 , 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 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
并能诗 , 留存不多 , 部分篇章感时咏史 , 情辞慷慨 , 与其词风不同 。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 , 已散佚 。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
李清照南渡后诗词赏析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 。
号易安居士 , 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 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
早期生活优裕 , 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
金兵入据中原 , 流寓南方 , 明诚病死 , 境遇孤苦 。
所作词 ,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 后期多悲叹身世 , 情调感伤 , 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 , 自辟途径 , 语言清丽 。
论词强调协律 , 崇尚典雅、情致 , 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 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
并能诗 , 留存不多 , 部分篇章感时咏史 , 情辞慷慨 , 与其词风不同 。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 已散佚 。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
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 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 , 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简析】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 。
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 。
这是一首小令 , 内容也很简单 。
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 , 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 , 花事凋零了 。
因此 , 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 , 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 。
对此 , 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 。
“绿肥红瘦”一句 , 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
词的写法别致 , 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 。
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 , 而是立足清晨醒后 , 从“昨夜”写起 , 通过“雨疏风骤” , 从听觉上展开联想 , 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