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杀菌多少°C,巴氏消毒是什么意思( 二 )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 , 细菌繁殖越慢;温度越高,繁殖越快 。但温度太高,细菌就会死亡 。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耐热、耐冷能力 。
巴氏消毒其实就是利用病原体不是很耐热的特点 , 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将其全部杀灭 。但经巴氏消毒后,仍保留了小部分无害或有益、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牛奶要在4℃左右的温度下保存,且只能保存3~10天,最多16天 。
巴氏灭菌法主要为牛奶的一种灭菌法,既可杀死对健康有害的病原菌又可使乳质尽量少发生变化 。巴氏杀菌不可能杀死所有细菌,它只能将致病菌的数量降低到对消费者不会造成危害的水平 。巴氏灭菌法除牛奶之外,也可应用于发酵产品 。

巴氏杀菌多少°C,巴氏消毒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3、巴氏杀菌80℃需要多少时间低于85℃的消毒法称作巴氏消毒法 现用的巴氏杀菌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加热到61.1~65.6摄氏度之间,30分钟;二是加热到71.7摄氏度,至少保持15秒钟
巴氏杀菌多少°C,巴氏消毒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4、巴氏杀菌与高温杀菌区别            巴氏杀菌:一般指巴氏灭菌法,亦称低温消毒法 , 该方法使用相对较低的温度(一般为60-82°C)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食品进行加热处理,以达到杀菌的目的,它是一种既能达到消毒目的又不损害食品品质的方法 。
      高温杀菌:属于传统的杀菌模式,一般采用高温、高压的方式杀菌,要求包装材料要有较高的隔断性和一定的耐蒸煮强度 。
一、巴氏杀菌和高温杀菌的区别
      1、概念不同
      (1)巴氏杀菌,亦称低温消毒法、冷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具体是使用相对较低的温度(一般为60-82°C)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食品进行加热处理,以达到杀菌的目的,是一种既能达到消毒目的又不损害食品品质的方法 。
      (2)高温杀菌,一般采用135°C以上灭菌数秒,属于传统的杀菌模式 , 以高压、高温的方式杀菌,要求包装材料要有较高的隔断性和一定的耐蒸煮强度,从营养成分上来说,高温杀菌由于温度较高,营养物质会破坏的比巴氏杀菌多,破坏的主要是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物质,其他蛋白质、脂肪等无太大差异 。
      2、保存条件和保质期不同
      巴氏杀菌乳在2-8°C下存放3-10天;高温杀菌乳常温下可保存3-6个月,袋装超高温灭菌乳也可存放1.5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