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离别的诗词名句( 四 )


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 。
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 。
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 。
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 。
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 。
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 。
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 。
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 。
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 。
13.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 年代:【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14.别董大 作者:【高适】 年代:【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16.送别感赋 作者:【刘絮窗】 年代:【清】 理罢云鬟展转思,池塘正值梦回时 。
近来诗句如春柳,只向东风赠别离 。
词: 1.忆王孙 秋江送别,集古句 作者:【辛弃疾】 年代:【宋】 登山临水送将归 悲莫悲兮生别离 不用登临怨落晖 昔人非 惟有年年秋雁飞 2.雨霖铃 作者:【柳永】 年代:【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关于送别的诗句千古名句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3.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李白:《赠汪伦》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5.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别董大》) 7.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8.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李白:《送友人》 9.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10.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11.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李白:《送友人》1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渡荆门送别》13.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李叔同:《送别》14.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
欧阳修.《踏莎行》15.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篙街行 。
陈亮《水调歌头》16.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
张元干《贺新郎》17.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
苏 轼 《水龙吟》...
分别离别的诗句送别诗 1、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2、王勃 《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自慰,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间所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间接地表达送走友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夜色深沉冷寂.融情入景.寒,着此一字境界全出. 3、孟浩然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极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 4、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读来却词浅情深,含有悠然不尽之意.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饯别,匠心独运,与他诗不同.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 5、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首句写景兼时令,杨花子规暗含飘零之感,次句写五溪不着悲痛语而悲痛之意自现,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明月中天千里可共,所以寄愁于明月随风而致.此两句有三层意思,一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好托于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友人都可见到,三是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到别无他法.通过想象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将自己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特点和优点之一.当诗人要表现强烈的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使用这种手法来取得预期效果.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空灵而有余叹,自然而又情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既不同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强的离别,也不同于《渭城曲》那种深情的体贴,这是充满诗意的离别,所以如此,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有诗人李白的向往.三月前加烟花,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意境优美,文字绮丽.后两句看似写景却包含一个诗意的细节,友人远去依然目送.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首联交待行踪,次联随和入用语贴切,景中蕴藏诗人开朗喜悦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颈联写了远景和近景,尾联依恋老乡却不说思念,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来,怀着深情,更显出自己思乡的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11、高适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诗作,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涂上豪放健美的色彩,前两句直写日落之景,纯用白描. 7、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