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肥胖的诗词( 二 )


”出自《诗经·陈风·泽陂》,描写的是一个丰肌高大的女子 。
硕大且卷——丰盈高大又漂亮 。
硕大即丰硕高大,卷是婘的省借字,是漂亮、美好的意思“丰肉微骨,调以娱只 。

【关于肥胖的诗词】

”出自《楚辞·大招》,丰肉:丰腴的体态 。
微骨:纤细的骨骼 。
这句话的意思是:体态丰腴骨骼纤细,很有亲和力 。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
形容男子“胖”的诗句有哪些?1. 硕人俣俣,宫廷万舞 。
——《邶风?简兮》赞美一个漂亮的舞星,硕是肥硕,俣是个儿高,可见高而胖是美的标准 。
2.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
——《卫风?硕人》赞美一位贵妇,颀者长也,硕而颀,也是又高又胖 。
胖到什么程度呢?3. 面如满月,辉似朝日,色如莲葩,肌如凝蜜 。
——蔡邕《协初赋》这句写美人,所用的喻体,换得高雅一些,但整个形象与“一篓油”还是没啥区别 。
然而在古代,这“一篓油”就像麦当娜,绝对是为人们所企慕、所崇拜的偶像 。
那时人们对妇人不但崇尚肥,而且还越肥大越美 。
4. 彼其子兮,硕大无朋;彼其子兮,硕大且笃 。
——《唐风?椒聊》赞赏女人,硕大而无朋,也就是“巨无霸”,在古人看来,这样吨位的女人是倾国倾城、漂亮到了家的 。
5. 丰肉微骨,调以娱只 。
——《楚辞?大招》描写美女,所谓“丰肉微骨”,是瞅着光显肉而看不见骨形,这与现代挑选美人所要求的“骨感”是恰恰相反的 。
6. 硕大且俨 。
——《卫风》用来夸美女 。
7. 硕大且媨 。
——《太平御览》卷三六八注:“媨,重颐也”,“重颐”与“曾颊”同义,也是双下巴 。
比人家多一个下巴,这在古代的卫地和楚地都是难得的美态 。
8. 众女嫉余娥眉兮 。
——《楚辞?离骚》原其本意,敖敖、窈窕、娥媌、娥眉,都是个儿高的意思 。
后来所谓的“苗条”也是从“窈窕”、“娥媌”转来的,其正诂也只是高大,并不包含有现在的“瘦”的意思 。
9. 委委佗佗,美也 。
——《尔雅》古人于美人,只强调长大为重要条件 。
10. 亦长白女子也 。
——《盐铁论?刺权》讲中山素女之美 。
《唐朝为什么以胖为美》 作者:王彬 如果去观赏唐代绘画、雕塑、陶俑及其他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留给大家最突出的印象,也一定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
丰肥浓丽即丰满、肥硕、浓艳、亮丽,热烈放姿即穿着袒露、自信张扬的表情姿态 。
虽然仔细观察,唐代三百年间的女性形象也有一个由清秀到丰肥、穿着由拘谨到开放的渐变过程,但是,给人视觉冲击力最强、最具感染力和令人过目难忘的,还是那些盛唐时期姿态万千、装束大胆、乐观向上的胖美人形象 。
几千年来,中国有着“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念 。
在这一观念影响下,工匠们仿照“生人”的模样精心塑造了唐朝的女性形象 。
综观留存下来的美女雕像和图画,虽然工艺有别,年龄有少女、少妇之差,但大多面如满月、丰颊秀眉、腰肢圆浑,其装扮袒露而大胆 。
即使被今人誉之为中国古代第一美人的“捧杯侍女”,除了婀娜的捧杯姿态与众不同之外,其基本特征仍然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
显然,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现实生活都清晰地反映出,唐人的确崇尚“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
这与汉代和古代大多数时期人们欣赏窈窕淑女含蓄内向的审美观不同,并形成了唐代的“另类”审美眼光 。
然而,这种“另类”和有悖于传统的丰肥之美的魅力,不仅丝毫不逊色于传统的苗条和骨感,而且更具生命力和向上的朝气 。
其实,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唐人的“另类”审美正是那个如日中天时代的必然特点 。
首先,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
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 。
其次,唐代开放兼容并包 。
国力强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 。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 。
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不拘于传统,眼界开阔,热烈放姿 。
第三,统治者的血统也决定了唐人对健硕的体魄更易亲近 。
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独孤如愿,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至少有一半是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造就和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