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趣话-----调侃古人

诗词趣话-----调侃古人

十二首描写风的诗词,古人太有才,如何不开怀每一年春姑娘都羞答答地姗姗来迟,也许是残冬的挽留,也许是自身的矜持 。
但是春风总是按捺不住性子,急匆匆地冲在前面,呼唤着沉睡的嫩芽和花蕾,吹化了冰冻的山川,也让大地从冬的回忆中惊醒过来 。
展开全部北宋诗人王安石有一首《元日》也描写春风,“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南宋僧人志南写过“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些经典的诗词让我们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也引起了我们对更多描写风的诗词的兴趣 。
风是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诗人们用春风表达一种欣欣向荣的生机,用夏风描写心情的惬意,秋风的肃杀带给人们一种寒意,冬风的最后扫荡却反而隐喻了一种寄托 。
下面精选十二首描写奋的古诗词,希望喜欢 。
1、风 唐代: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2、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3、春晓 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4、大风歌 汉: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6、秋风引 唐代: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
7、戏题盘石 唐代:王维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
8、风雨 唐代:李商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
9、叹花 唐代:杜牧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
10、春风 清代:袁枚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
11、咏风 唐代: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
12、咸阳城东楼 唐代: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
为什么古人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词1.语言自新文化运动之后,人们的说话方式渐渐的变成了现代化语言 。
而在这之前,在古代,人们不管是日常交流,还是写作,都是用古语来完成 。
这就如同现代人说现代化语言,所以擅长写现代诗一样 。
古人说古语,自然也就受其影响,擅长写古诗词 。
2.教育古人与现代人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当时的诗词写作都有一定的格式规定,比如诗词要讲求平仄,讲求对仗,比如《虞美人》、《蝶恋花》这些词牌名,古人写诗词都必须按照一定的形式来写 。
再者,能写诗的古人,其文化素养大都很高,并且在平时还会注重对诗词格律的学习 。
试想,一个起点本就很高的人,再加上耳濡目染的学习,加上日常的练习,其诗词水平能不高吗?3.学科在古代,人们不需要像现代人一样要学习很多的科目,古人一般只需挑选一个自己擅长感兴趣的学科钻研就行了 。
诸如天文,地理,诗词歌赋 。
故此,诗人词人们得以有大量的时间来学习诗词格律,有大量的时间来沉浸思索 。
并且古代也没有现代这么多的外界干扰,一林一屋,一纸一笔,便是一番境界 。
4.科举需要古人写诗,很多时候并不是出于兴趣爱好,而是受到了当时制度的影响 。
在唐朝,诗歌被列为了历年的科举考试项目之一,士子们要想“鱼跃龙门”,走上仕途,就必须注重对诗词的学习,创作出更为优秀的作品 。
...
推荐几首古人讽刺小人吝啬的诗词 。
李开先《一笑散》记载,元人无名氏有一首极尽讽刺之能事的小令,名为《正宫·醉太平》: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 。
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
头尖身细白如银, 论秤没有半毫分 。
眼睛长在屁股上, 只认衣衫不认 人 ! 君子坦荡荡 小 人 常戚戚 倚得东风势便狂《咏柳》 主人之刀利且锋,主母之手轻且松;一片切来如纸同,轻轻装来无二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