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一句关于花卉古诗词

描写一句关于花卉古诗词

写一句与花有关的诗句更著风和雨.com/huashiju.html" target="_blank">www.shici365.com/huashiju.html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
雪似梅花,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似雪 。
似和不似都奇绝 。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
已是黄昏独自愁 。
疏影横斜水清浅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 。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 。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
描写花的古诗词句展开全部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回答者: fairylandowner - 秀才 三级 2-16 20:18牡丹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始于隋朝盛于唐朝 。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刘禹锡《赏牡丹》)在唐代牡丹就已被推崇到"国花"的地位,以其国色天香赢得唐代人的喜爱 。
据不完全统计,仅《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五十多位作家的一百多首吟咏牡丹的诗歌 。
这些诗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咏物诗创作 。
一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从牡丹含苞欲放的时候开始,诗人们就开始挥毫动笔,"青苞虽小叶虽疏,贵所高情便有余 。
"(孙鲂《题未开牡丹》)尽情抒发心中对牡丹的喜爱,描写唐朝社会的风俗习尚,以及各种看花、赏花的情形 。
"朝日照开携洒看,暮风吹落绕栏收 。
诗书满架尘埃扑,尽日无人略举头 。
"(徐夤《牡丹花二首之二》)就连平时喜爱的诗书,也只好随它与尘埃为伴了 。
在唐人吟咏牡丹之作中,有用诗来回答朋友们对牡丹花事的询问,有在诗里描写以牡丹为 花片为人饯行……"为爱红芳江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 。
"罗隐还写了一首《扇上画牡丹》的诗 。
即使这样诗人们仍感到没有述尽心中的爱花之情,孙鲂又作了一首《牡丹落后有作》,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情怀 。
在诗人们的笔下,牡丹花的千种神态,万般风姿,一写尽然 。
但是唐代诗人们并没有完全陶醉在牡丹花的美妙之中,他们透过牡丹繁盛的表面现象,敏锐地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的社会问题,通过诗歌表达了他们对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 。
这是唐人吟咏牡丹之作中思想性最高的,白居易的《秦中吟》之十《买花》诗可作为代表 。
其诗云: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李商隐十七岁就以文才受到令狐楚的赏识,被聘请到令狐楚的幕府里作官,受到令狐楚的指点,学习做奏章 。
这个时候李商隐正是人生得意,风华正茂 。
当他看到盛开的牡丹,想到令狐楚对他的栽培,挥笔写下了一首七律《牡丹》诗: 绵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