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放鞭炮的寓意,春节放鞭炮的寓意( 六 )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 , 燃放鞭炮烟花; 夜里 , 通宵守夜; 第二天 , 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 。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 “过年” 。
因为红色喜庆呀,所以鞭炮也做成红色的 。
鞭炮与桃符、春联一样 , 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 。到了南北朝时期 , 人们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形成了习俗 。《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 。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 , 以辟山魈恶鬼 。” 这也是后来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 。由此可见,“爆竹” 一词的本意是焚竹而爆 。
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而是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产生 “爆仗” 。不过 , 这时人们仍然一直沿用“爆竹” 的叫法,直到今天 。
春节放鞭炮有什么寓意
春节放鞭炮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
放爆竹是一个汉族传统民俗 ,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 。在这 “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 , 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 。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鞭炮,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 。火花 , 屋外是震天的响声 , 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这声声爆竹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
放鞭炮注意事项
放鞭炮虽然是传统的过年习俗 , 但是每年都有因为放鞭炮而受伤或者导致火灾的现象发生 。因此,人们应该严格遵守地方法则,在允许放鞭炮的地方才放,不允许放鞭炮的地方坚决不放 。同时还要注意以下的注意事项 。
1、远离易爆物品 。
放鞭炮时应该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比如柴草堆,煤气罐等,一旦发生危险后果将不堪设想 。
2、放置稳当后再燃放 。
在燃放鞭炮时,应该将鞭炮高高挂起或者放置在安全的空地上 。同时要注意周围是否有人,有人的话千万不能放 。在放鞭炮时 , 千万不能用手拿着放,否则鞭炮在极短的时间内容易燃爆,后果不堪设想 。鞭炮通常用香条点燃,很少用打火机、火柴点燃 , 使用明火应特别注意 。
3、人群远离 。
燃放鞭炮时 , 人应该尽量远离,不可因为好奇而凑近 。鞭炮声过响的话,还应该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