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
2、知道诗词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
3、品味赏析 。
【教学重点】
知道诗词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
【难点】
品味赏析 。
【学法指导】
诵读品味法 。通过读使学生体会诗词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思 。
讨论──质疑──点拨法 。质疑解难,合作研讨,互动探究,教师相机诱导点拨,引导学生鉴赏词作 。
描述法 。激发学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词的画面,品味词作的意境美 。
竞赛法 。通过同学间的竞赛,打破古诗文教学单调沉闷的格局 。
【课时安排】
一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词发展到宋代,面对被唐人推到顶峰的诗歌创作,宋人独辟蹊径,把词这种文学样式演绎的更加完美,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让我们在词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做一次艺术的巡礼吧 。
二、资料助读
关于温庭筠和花间词派: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 。晚唐太原祁人 。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
花间词派:五代西蜀的一个词派 。内容多写闺情,写离别相思,风格绮丽,在当时颇有影响 。
三、师生共同赏读《望江南》
四、词文赏析
写人的是哪几句,表达什么情?写景的是哪几句,它的作用是什么?抒情的是那几句,抒发了什么情?
五、归结全文
形象刻画 。
景物描写 。
情感抒发 。
六、熟读课文,当堂背诵《望江南》
第二课时(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一、导语设计
婉约词比起豪放词来,则如小桥流水之于大江东去,如杨柳依依之于青松劲直,如曲径通幽之于通天大道,如和风细雨之于暴风骤雨 。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豪放词风 。
二、听录音,读课文
要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用竞赛法“巾帼须眉大比拼”解决朗读和加强基础字词 。
塞下( )连角起( )千嶂里( )浊酒( ) 燕然( )未勒( )羌管( )人不寐( )
三、课文分析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感知词意 。
2、深入品味词的内涵 。
上片,抓住“异”字从“雁去、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来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渲染荒凉萧瑟气氛;下片,抓住一个“泪”字抒发将士思乡报国之情 。
四、发挥想象,再现诗词画面,体会词作的内涵,感受词的画面美
镜头1:
镜头2:
镜头3:
……
五、写作训练
赏析:“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峰峦连绵,暮霭四起,落日低垂,边塞的孤城在黄昏中闭上城门 。描写了一幅苍茫空远、辽阔孤寂的塞外落日孤城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