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是什么,什么是玄学?( 二 )


①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 , 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 。
②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 。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贵无派把“无”作为世界的根本和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崇有论者裴頠则认为有是自生的 , 自生之物以有为体 。
③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 。贵无派把“无”当作“有”的存在根据 , 提出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
;郭象则主张独化说,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作为自己的本体 。
④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其哲学目的 。王弼用以老解儒的方法注《易经》和《论语》 , 把儒道调和起来,认为名教是“末”,自然是“本” , 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两者是本末体用的关系 。郭象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理论,认为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的名教是一致的 。阮籍、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表现出反儒的倾向

⑤以“得意忘言”为方法 。针对汉儒支离繁琐的解释方法
,王弼、郭象等强调在论证问题时应注意把握义理 , 反对执著言
、象
,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方法 。
⑥以“辨名析理”为其哲学的思维形式 。玄学家重名理之辨,善作概念的分析与推理,辨析名理是其思维形式的基本特征之一 。
玄学就其哲学范畴来讲 , 可称其为行而上学,“行而上”简单来说既是抽象出来的意思,玄学也便是对一些抽象内容以生动的方式方法进行解说和发展 。
而就其盛行时代玄学亦可称其为魏晋玄学 , 玄学产生于魏晋盛行于隋唐,这和当时的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魏晋说白了就是三国演义那段时间,我们看着三国鼎立一会你打我,一会我打你的 。要是生活在那样的年代 , 可想而之,人们及当时的知识分子无不时刻存在朝不保夕的感觉,所以谈学说易成为在当时社会茶余饭后的主要活动,以此来暂时达到精神世界的满足,回避如此残酷的现实 。有一句话可以概括玄学的特色:隋唐精神,魏晋风骨 。
这两方面原因加在一起,注定玄学,既带有神秘深奥的一面同时也有着满足精神世界慰藉心灵的作用 。
后来玄学的内涵被不断扩充,不断被后世方术家所充实 。产生了包括山、医、命、卜、相在内的五种体系,这些玄学体系的思想借鉴于先秦的阴阳学说 , 而这些思想并不是直接借鉴而来的,主要是由于汉时道教的兴起,在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的时候,除了引《道德经》为经典的同时,也把阴阳学说五行演德学说一起丰富起来 , 所以玄学同道教的渊源极为深厚,可以说都是国学思想组成和传承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