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1500字如何写?( 四 )


印象中的傅雷,是黑白灰三种颜色,不苟言笑 。围着一条格子围巾,穿着贴身的长衫,头发只留头顶一片,四周剃掉,个子高高的 。他与妻子的合照只有几张,大多是年轻时拍的,常能看见他与儿子的照片,在公园的游船上,在家中的客厅、书房 。
傅雷对儿子的爱藏在心中,他们父子之间,没有含情脉脉,始终将道德、艺术摆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护犊之情 。
父亲的严谨,使得傅聪和傅敏不敢偷懒,始终抱着相同的态度去学习、为人处世,终于在不同的领域有非凡的成就 。他的拳拳父爱,也出自于他对儿子深沉的爱 。在儿子出国后,他开始用书信交流,纸张间传递着简单的关心与爱 。
傅雷曾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傅聪的歉意,他意识到自己的过分苛刻 。虽说傅雷是出了名的严父,性格孤傲,但那只是他坚强的外壳 。在傅聪留学后,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更为亲密了,由父子变成朋友,再变成兄弟 。
我想到了木心的《从前慢》,其中曾写道:“从前日色变得很慢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等待一封信,足矣耗尽我们所有的耐心 。但傅雷愿意等,用笔墨回信,在报纸、广播,各种渠道去了解他,关心他的生活 。我印象很深的是,傅雷有一次在报纸上看见了傅聪的签名,特意写信去提醒他,还为他现身说法,告诉“聪”字怎么写才好看;为了提高他的素质,也会仔细指出他生活中的小缺点,就连将手放在上衣口袋里,大衣脱掉后丝巾还留着这些小细节也会注意到 。他教会了傅聪怎么做人 。
后来傅聪在晚年谈起父亲,说傅雷在一次来信中提到与他的话怎么也说不完,还在傅聪身上学到了很多 。当时傅聪在波兰留学,第一次回国,与傅雷促膝而谈,整宿整宿的聊天,无话不说 。看完这些家书,这才知道原来不管多伟大的人也有最质朴的情感 。傅聪与弥拉结婚第三年,有了一个孩子,傅雷夫妇盼望着有朝一日能与他们团聚,他还会常常梦见他们 。突如其来的“文革”给傅雷夫妇戴上了沉重的精神镣铐,还未来得及团聚,傅雷夫妇就一起自杀离开了这个世界 。傅雷留下的遗书里只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傅雷是一个那么简单、朴素的人 。
傅聪形容父亲写给他的一部分书信如同“忏悔录”,他目睹过父亲受苦受难,在感情上的大波大浪 。从前,我只听过一面之词,都说傅雷是出名的严父,但我认为,他是世间最平凡也是最伟大的父亲,父爱永远是深沉的 。在傅雷的身上表现出来的就是想让傅聪变得更好、更优秀,他只能对傅聪从严要求,就成了大家口中的严父、不近人情 。等我读完这本书,才明白,这一切,都缘于对傅聪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