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如何写?

摘 要:
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作为我们教师,如果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下了功夫,取得了成效,就是干了一件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 。
关键词:
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
在小学中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习惯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能力 。学生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抓住这个关键期,通过一定的手段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呢?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做起 。
一、树立榜样,以身作则,重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教师和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 。教师和父母的行为和思想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甚至生活中的细节,都会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而习惯的养成和父母平时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父母本身就要做到勤奋好学,以实际行动来教育和影响孩子 。老师、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 。以榜样示范教导学生,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首先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凡是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教师率先垂范,才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 。其次、学生示范 。在班级活动中,教师把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在全班宣传,这样的榜样更具有模仿性 。平时多注意发现并赞赏那些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在班队会中介绍自己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等,作为其他同学效仿的榜样,以此达到示范目的 。在评比“班级之星”时,让学生陈述自己和同学做得好的和不足的地方,发现并看到其他同学的闪光点,同时意识到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使他们有目标、有动力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 。最后、名人示范 。名人是学生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人故事的课文,如《梅兰芳学艺》《这个规矩不能有》《闻鸡起舞》等,能让学生通过课文了解许多名人的故事,学习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激励和教育学生,让他们以名人为榜样,明确奋斗目标,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