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品格读后感如何写?( 二 )


面对强势文化的压力,维护多元文化的存在,保持和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主题体性,可以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民族最为关切的一个问题 。经历过近代中西之争的反思,我们认识到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并不能靠否定传统文化、进行全盘西化 。西化思维的冲击存在已久 。以中医为例,人们都就认为西方的研究方法比中国的研究方法来得好,处处用西方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的学问 。当我们用西方医学的理论去诠释中医的理论,结果却是把中医的理论完全解构掉,已经不是中医原来的那一精神或理论了 。放之中国传统文化上,亦是同样的道理 。
近年来出现的所谓“国学热”,说明了传统文化跟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之间一种纠缠不清的关系 。日本一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曾说过,传统这个东西,我们想把它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这是不可能的,永远做不到;想彻底砍断,也是不可能的 。在今天这样一个不可阻挡的文化交流的潮流中,树立起文化的主体意识是一个前提 。当我们再看自己的传统文化的时候,就能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 。
细读中国传统典籍会发现,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首先它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凸显人的自我价值;其次强调礼乐教化,讲究人文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可以概括为“三玄、四书、五经” 。这些著作涵盖领域广泛,也统领了整个中国文化 。儒释道三家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来支
撑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相对来说属于官方文化,道家和佛教思想就显得更加民间、更加融合在民众的精神生活领域里 。虽然佛教是外来文化,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过不断的本土化,佛教也成了中国整体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一种表现方式 。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化决不能简单地讲只是什么,而要具体分析 。儒释道三种思想所倡导的主流思潮是真善美,是内在如何修身、外在如何处世 。这些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是符合我们所追求的价值观念的 。
真正强大的文明,体现在它的传承上 。我们民族有着它几千年实践的经验,有着中国文化传承下来的精髓,有着自己的“品格” 。只有通过深入的认识了解,辩证地看到它真正的价值,才能够真正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意义之所在,才能够发现中国文化内在的品格与精神 。
肯定“中国的品格”,我们才能获得做人的自信、国家的自信!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如何写?


这本书的作者彭凯平教授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同时,他还是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对这门学科已经有了多年研究和探索 。在这本书里,他通过聚焦孩子的'情商、逆商、自控力、专注力、优势培养等课题,提出了积极心理学应用在教育中的8大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