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3》教学设计怎么写?

一、教学第四题
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 。
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
(2)朗读练习 。
(3)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
(4)集体讨论成语的意思 。
3、练习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
(2)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
(3)集体背诵 。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
(1)指名读练习要求 。
(2)学生说说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
2、指导 。
(1)让学生自读5条歇后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要求读准读通 。
(2)指名是试读,正音 。
(3)教师告诉学生这是歇后语,教师范读,学生观察 。
(4)讨论,总结:歇后语分两部分,前部分像谜面,后部分像谜底 。
(5)小组交流歇后语的意思
(6)讨论结果,教师适当指导 。
“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地做了,没有一点收获 。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神不定 。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 。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按好心”讲心怀恶意,但假装关心 。
(7)集体齐读 。
3、练习 。
(1)给学生充分时间自由练读 。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桌互背 。
第三课时 。
口语交际:学会赞美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真诚地用恰到好处的语句赞美别人,从而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
教学准备:
1、创设情境所需要的道具:围裙、盘子、菜肴、作文本、录像等 。
2、课前指导学生完成《赞美的力量》这一课题研究,做好语言及思想的积蓄 。
教学过程:
一、师作示范,引入赞美
师:同学们今天真精神,一双双眼睛专注地看着老师,眼神里写满了对老师的尊敬与对知识的渴求;一个个小胸挺得直直的,像春日里一株株迎风而长的小树苗 。从你们的神情中老师看得出来,你们是积极向上的,你们的集体是优秀的 。作为你们的老师,共同成长的朋友,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师:我看到同学们的眼神更亮,小胸更直,更透出一股自信来 。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老师对我们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赞美 。
二、交流格言,感知赞美
师:(板书:赞美)说得真好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来,一个关于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故事 。1921年卡耐基付出一百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了一位执行长,人们感到非常困惑 。当采访人员采访时,卡耐基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 。”确实,赞美就如同是拂面而来的春风,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碰撞,是需要精心呵护的鲜花 。德国诗人歌德就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赞美的格言 。现在,大家就来交流一下,感受赞美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