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教学设计( 七 )


(四)介绍翠鸟 。
1.翠鸟:又称叼鱼郎,也叫鱼狗,羽毛青绿色,尾巴短,捕食小鱼 。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 。
2.出示图片或标本让学生看 。
(五)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熟悉生字、词 。
(六)作业:朗读课文,写生字、词 。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借助理解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进一步读懂课文内容 。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让学生说出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检查复习 。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活动特点,并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第4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并表达了“我们”对翠乌的喜爱之情 。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课文,弄清各段大意,从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
(二)抓重点句,读懂课文内容 。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话介绍了翠鸟各部分羽毛的颜色?让学生边读边想将有关内容在文中画出来 。
2.出示思考题:
翠鸟各部分的羽毛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3.指名回答:
本段共有六句话,其中第2~5句介绍了翠鸟各部分羽毛的颜色 。
4.出示重点句: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
(1)指名读句子 。
(2)讨论:这四句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这四句话按总分段式描述了翠鸟各部分的羽毛的颜色 。首先总体描述翠鸟的羽毛颜色非常鲜艳,然后从上到下,有条理地介绍了翠鸟的头、背、腹各部分羽毛的颜色 。层次十分清楚 。同时在描写中,作者特意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
(3)指名读第1自然段第1句话,让学生想一想这句话介绍了什么?
这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讲翠鸟爱停在苇秆上;二是突出写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而且这双小爪子能“紧紧地抓住苇秆” 。这就为下文翠鸟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作了铺垫 。
(4)指名读第6句话,想一想这句话主要介绍了什么?
这句话突出介绍了翠鸟“透亮灵活的眼睛”和“又尖又长的嘴”,同样为下文翠鸟能在疾飞中叼起小鱼作了铺垫,同时这样一番描写,把一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翠鸟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