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西都作》原文及翻译赏析如何写?

鹧鸪天·西都作
【《鹧鸪天·西都作》原文及翻译赏析如何写?】我是清都山水郎 , 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 , 累上留云借月章 。
诗万首 , 酒千觞 。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 , 且插梅花醉洛阳 。
赏析
此词系作者从京师返回洛阳后所作 , 故题为“西都作” 。该词是北宋末年脍炙人口的一首小令 , 曾风行汴洛 。词中 , 作者以“斜插梅花 , 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 , 这是有深意的 。据《宋史·文苑传》记载 , 他“志行高洁 , 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 , 靖康年间 , 钦宗召他至京师 , 欲授以学官 , 他固辞道:“麋鹿之性 , 自乐闲旷 , 爵禄非所愿也 。”终究拂衣还山 。这首《鹧鸪天》 , 可以说是他前期词的代表作 , 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态度和襟怀抱负的集中反映 。
上片主要写作者在洛阳时纵情于山水 , 豪放不羁的生活 。首句以“山水郎”自居 , 写自己热爱山水乃出于天性 。直抒自己的生活理想 , 他不喜尘世 , 流连山水 。接下来“天教分付与疏狂”则声称自己懒散的生活方式和狂放的性格特征亦属天赋 , 因而无法改变 。这两句充分表现出了词人的性格特征 , 坦荡直爽 , 豪气四溢 。“曾批给雨”二句以天意抒怀抱 , 透露出作者远避俗世 , 怡然自得的心理 。这二句充满了浪漫的精神 , 富于神奇的幻想 , 不仅对首句进行了绝妙而风趣的解释 , 而且透露了他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和对世俗发自内心的鄙弃 。
下片用巧妙的方法表现作者赛神仙的淡泊胸怀 。“诗万首 , 酒千觞 。几曾著眼看侯王”写作者诗思的丰富 , 酒量的很大 , 隐逸生活的全部内容都表现为对诗与酒的钟情 。面对“侯王”几曾看过 , 凸显词人对功名富贵的鄙夷 , 面对王侯的傲骨铮铮 。“玉楼金阙慵归去 , 且插梅花醉洛阳”这二句表现出作者不愿意返回京城官场 , 只想纵诗饮酒 , 与山水为伴 , 隐逸归老 。玉楼金阙 , 本是人人羡慕向往的荣华富贵 , 但词人用一“慵”字 , 十分准确地表现了自己鄙薄名利的态度 , 相反对于“插梅花醉洛阳”的生活却十分欣赏留恋 , 体现名士的清高、名士的风流 , “梅花”是高洁的象征 , 这里意在言词人的品性高洁 。将高洁与疏狂的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 表现出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狂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