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最美古诗词》读后感怎么写?

最近集团组织了名为“书香中交”的活动,旨在为广大员工增长学识,陶冶情操 。我便选了于丹老师的一本名为《重温最美古诗词》的书籍,来慢慢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文字的魅力 。也正如书籍封面的那句话——“徜徉在明月清风的意象中,感受对中国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
见解,从另一方面说,读这本书,可以从一位大家的视角去品味这些美妙的诗词歌赋 。清代孙洙就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通读一遍才忽然发现,原本口中偶尔蹦出的一两句,根本就属卖弄,哪算得什么熟读 。比如白居易的两首,一首《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竟不知后面还有两段;一首更为著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后面的我竟也不会 。像这样的只会一半的诗还有很多,不谈内容,似这般,就已先学会了敬畏 。
不得不说,诗词还真是个美妙的东西,有时简短的七个字,就比用千言万语还能表达的清楚明白 。诗人可以用种种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春天”可以跟“愁思”联系在一起,我们眼中可爱的“芳草”在诗人的眼中却是“离恨”,古色古香的“长亭”是“送别”,展翅高飞的“鸿雁”却代表远方可爱的“家乡” 。我时常会胡思乱想,都说现在的营养丰富人也聪明,古人都是呆呆的,傻傻的,可为什么却写不出如那般有内涵,有韵味的千古绝唱 。是我们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把什么丢失掉了吗?
读这本书的时候,真的会想自己当初摇头晃脑背诵的样子,尤其是看南唐后主李煜写的诗的时候,会不自禁的微笑起来 。李煜写的诗全是“愁”“恨”“烦恼”,本不是能笑出来的意境,不过有趣就有趣在几年前的我竟然对这个“愁”很喜欢,不管是“离恨恰如春草”还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挂在嘴边,现在想来,小小年纪哪来这许多愁 。倒应了辛弃疾的那首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由看书而看过去,别有一番滋味 。
东坡先生说陶渊明的诗“初看若散缓,熟读有奇趣” 。而慢慢读《重温最美古诗词》,竟也十分有趣,书中的诗词包罗万象,田园之乐,国破之恨,报国之情,观景之怀,一一罗列于书中,但无一例外地,都夹杂着诗人或喜或忧,或恨或怒的复杂心情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 。人性就是这样,无论身居何职,无论身居何位,只要生于世上,便有种种感情,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如果真的没有感情,没有喜怒哀乐,那么这不是神就是一堆枯骨罢了 。正因有种种情感,诗人们才能将这种情感施乎于艺,我们才能在千年之后的今天,走近那些被称之为“诗仙”、“诗圣”的人,走进他们的内心,体味他们的喜与悲,爱与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