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原文翻译及赏析怎么写?

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
翻译
塞北的《梅花落》用羌笛吹奏,淮南小山为楚辞《招隐士》作词 。
请你不要再吹奏前朝的曲子,来听听新创作的《杨柳枝》 。
注释
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 。
桂树:指西汉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小山作的《招隐士》,其首句为“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
翻:改编;一说演奏 。
创作背景
杨柳乃北方风物,诗中明言长安及洛阳金谷园、铜驼陌、炀帝行宫等,可推知是晚年在东西二京时期所作 。刘禹锡晚年与白居易唱和酬答,白居易有组诗《杨柳枝词八首》,刘禹锡的《杨柳枝》组诗九首,就是与白居易唱和之作 。本诗即是其中的第一首 。
赏析
刘禹锡的乐府小章《杨柳枝词》,一共有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可说是这组诗的序曲,鲜明地表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革新精神 。
首句“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曲,用笛子吹奏(羌笛是笛的一种),其曲调流行后世,南朝以至唐代文人鲍照、吴均、徐陵、卢照邻、沈佺期等都有《梅花落》歌词,内容都与梅花有关 。(见《乐府诗集》卷二四)这句意思说,起源于塞北的《梅花落》是用笛子吹奏的乐曲 。
次句讲的是《楚辞》中的《招隐士》篇 。相传西汉淮南王刘安门客小山之徒作《招隐士》篇来表现对屈原的哀悼 。《招隐士》首句云,“桂树丛生兮山之幽”,下文又两处有“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之句,所以刘禹锡诗中以桂树指代《招隐士》篇 。《招隐士》虽然篇章短小,但情辞悱恻动人,为后代所传诵 。篇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尤为后世文人所赏爱,乐府杂曲歌辞有《王孙游》曲,南齐谢朓与王融、唐崔国辅均有歌词,即从此两句衍化出来 。(见《乐府诗集》卷七四)次句意思是说,《招隐士》是淮南小山的歌词 。《梅花落》曲原出塞北,歌咏梅花,《招隐士》出自淮南王门下,屡屡咏及桂树,它们与《杨柳枝词》(咏柳)都以树木为歌咏对象,在内容上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刘禹锡拿它们来与《杨柳枝词》相比 。
《梅花落》、《招隐士》虽是产生于西汉的作品,但长久流传后世,到唐朝仍为人们所吟唱传诵 。唐代文士不但写《梅花落》、《王孙游》乐府古题诗,而且在其他篇什中也常咏及这两个作品 。如李白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落梅花”即指奏《梅花落》曲 。王维诗云:“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送别》)即化用《招隐士》句意 。这都可以说明这两个作品在唐代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