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用的守宫砂究竟是何物

《神雕侠侣》中小龙女被尹志平玷污 , 误以为是杨过所作所为,将守宫砂消失的意义,告诉了杨过 , 这段剧情堪称整部电视剧中最虐的部分,无数观众为之心碎 。
可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一切的设定都是为了戏剧效果,有虚假夸大的成分 。
那么在古代 , 人们常用的守宫砂究竟是什么东西?难道真的如电视剧一般神奇 , 可以用来鉴定女子的处子之身吗?

古人常用的守宫砂究竟是何物

文章插图
何为守宫砂
在古代,守宫砂被用来判断一个女子是否“守贞”,但史学界对于“守宫砂”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 至今尚无定论 。
不过,从对现存文献的研究来看,专家们普遍认为 , 早在西汉时期时 , 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守宫砂了 。
“水染其汁,以染女子辟(臂)”

古人常用的守宫砂究竟是何物

文章插图
这是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中 , 对于守宫砂使用方法的记载 。传说,只要将守宫抓来,关在笼子里,以朱砂喂养 , 待到时机成熟之时 , 将守宫捣碎,混着汁液,涂抹在女子的手臂上,就能保证颜色永不褪色 。
一旦女子与男子有了夫妻之实后,守宫砂就会自动脱落 。
这里的“守宫”,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壁虎,因为它们常常居住在屋壁之上,被人们视为安守宫室的瑞兽,所以得名“守宫” 。
古人常用的守宫砂究竟是何物

文章插图
而朱砂是女性常用的东西,这两者加在一起,古人自然也就相信了,守宫砂可以保护女性的贞节不受到侵害这种说法 。
一传十,十传百,在文人墨客的推动下,给刚出生的女儿点守宫砂,就成为了民间的传统习俗,自秦汉时期开始,一直被后世沿用 。
事实上,以现代的目光来看 , 守宫砂是没有什么科学道理的封建迷信,关于它是否真的能作为鉴定女性处子之身的标准 ,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
古人常用的守宫砂究竟是何物

文章插图
封建思想害人
说来说去,守宫砂其实就是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的一种压迫,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却必须守身如玉 , 若是身上没了守宫砂,女子就会千夫所指 , 无病而亡 。
在古代,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 , 任何的社会舆论和环境 , 都能对她们起到压制作用 。
特别是在南宋时期,由于靖康之难 , 很多女性都被金兵玷污 , 在官方的默许下,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思想开始广泛传播,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家从父 , 出嫁从夫”,“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等观念被民众奉为圭臬 。
古人常用的守宫砂究竟是何物

文章插图
短短数年时间,上至皇亲国戚 , 下至黎民百姓,都将女性的贞洁,视为重中之重 。
要知道,守宫砂说破天了也只是一种颜料,并不是真的不会褪色,因此很多女性手臂上的守宫砂会莫名其妙地消失 。
而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之下,一个女子没了守宫砂,就意味着不再是清白之身了 。
不止这个女子会受到所有人的唾弃,连带着她的家人们也受到排挤鄙视,可以说从此这一家人就“社会性死亡了” 。
古人常用的守宫砂究竟是何物

文章插图
面对这些言论,女根本就无力反驳,只能默默承受,甚至以死明志,这种事当古代社会里,早已屡见不鲜了 。
其他方法
除了守宫砂 , 古人为了鉴别女子的清白,还想出了其他一些毫无科学的办法 。
比如,明代时期的《喻世明言》中就有一种验处的办法叫“喷嚏风” , 意思就是让女性脱了裤子,站在火盆上面打喷嚏,如果火盆内的纸灰被吹动了,就说明这个女子不再是处女了 。
还有一种方式,叫“滴血验处” 。顾名思义,所谓的滴血验处,就是将少女的鲜血放入水中 , 若是鲜血遇水散开,便不再是处子之身 。
古人常用的守宫砂究竟是何物

文章插图
如果鲜血进入水中,没有散开,还如同一颗珠子一般,那就代表着还是处子 。
像这些愚昧无知,可恨又可笑的方式还有很多,它们的存在无一不是女性备受压迫的证明 。
甚至到了今天 , 还会有人拿着这一套说辞,对着女性指指点点,令人很想吐槽一句“醒醒吧,大清早亡了” 。
古人常用的守宫砂究竟是何物

文章插图
【古人常用的守宫砂究竟是何物】一颗小小的朱砂痣,就是套在女性头上的紧箍咒,轻则痛苦,重则要命,所幸的是,现在的女性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再也不用面对这些封建糟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