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旅程读后感1000字( 三 )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旅程》读后感(三):从童话故事中出走的公主
提起女王,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童话故事 。然而,当我去检索过往的童话记忆,我会发现所获甚少 。童话故事中更多的是王后和公主,一位公主如果运气好的话会嫁给一位王子,成为一位受人喜爱的王后 。都说童话故事中包含了人们的愿望,也许是因为大部分童话故事都是出自男性的视角,所以女孩的愿望就是能成为一位王子的公主,一位国王的王后 。
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像是从童话故事中走出来的一位公主,却有着和童话中公主截然不同的命运 。这个独特的命运却始于一个童话般的开头,一个众所周知的说法,“1925年2月6日早上,伊丽莎白爬上了肯尼亚一棵巨大的无花果树,上去的时候还是公主,下来的时候就成了女王 。”
作为英国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而当她才21岁时,便已确定自己此生的使命为何: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伟大的王室和英国 。立下的誓言必须要用一生去检验与确认,伊丽莎白真的做到了吗?也许这本《女王的旅程》将会如实告知我们 。
《女王的旅程》一书呈现的不仅仅是女王一生所访问世界的旅程,更是作为一位不一样的女性君王所度过的一生 。作为女王,伊丽莎白当然要有着王室的威严,这意味着从穿着到出行再到谈吐,都需要格外注意与精心考量 。无论去往哪个国家,都必须要有正式的邀请 。她的一举一动不仅仅代表自己,还代表整个英国王室以及英国本身,这些都无法与政治脱离 。
因此,她必须要有足够多且合适的服装,作为女王,她应该“凌驾于时尚之上” 。然而女王并不是一个政治发言机器,她也有自己的意志 。尽管在访问别国时,女王会得到一份准备好的演讲稿,她不会照本宣科,女王有自己的想法,她会将演讲稿修改得更为朴实并且深刻 。
也许正因为如此,女王才会如同神明一般存在于民众的心中 。人们为见到女王而欣喜,若有机会与女王促膝长谈,则可作为一生中最为骄傲的谈资 。
想象与道听途说的女王总是有差距,作者哈德曼笔下的女王显得更为真实,并且女王向来也不吝惜于向民众展现自己的真实 。她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高高在上,反而时常对人有着惊人关怀,甚至在与崇拜者的谈话中多次破例 。不像女王的祖父乔治五世那样时常被愤怒占据 。伊丽莎白女王更多的是冷静与温和 。
无论是好是坏,女王都能平静地接受,她自有一份“安静的坚持” 。在面对一些无聊与琐屑时,女王自年轻时便拥有一种将无趣变为有趣的能力,不会轻易将自己沦为王室机械与疲惫的代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