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时代读后感100字( 五 )


余华有一个短篇小说叫《空中爆炸》,他把兄弟之间感情隔阂的原因归结于女人,而《抒情时代》里清晰地指出了“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一残酷的社会现实 。每个人的成长路径不同,好兄弟一辈子的事只会发生在昨天 。杨大鹏、张火箭和骡子,三个人有各自的成长道路,成长的真相就是分道扬镳 。
小说中的渭北农村,是作者想象力极度舒展的世界,那里荒诞离奇、万物有灵,人与动物不分彼此,又与彼岸世界参差交错 。小说采用双线叙事给人一种神秘朦胧又耳目一新的阅读快感,同时关中方言和儿歌的灵活运用,又让人倍感亲切熟悉,“大炮大炮轰轰轰、飞机来了嗡嗡嗡”,单只听到这个儿歌,就足够穿越时空、让人泪流满面 。
总的来说,《抒情时代》一点都不抒情,它直指一个很严峻的社会问题: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 。我们这一代人来到大城市打拼,拿不起锄头扛不起铁锹,把故乡放进诗词歌赋里反复利用,却无法和故乡真正建立联系,“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才是我们这些小镇青年们,真正的悲哀 。<2021.11.29>
《抒情时代》读后感(四):《抒情时代》:小镇青年的自醒之歌
好多年后,我再次站在了乾陵的六十一蕃臣像旁边,对着西北方向抬手一指,告诉女友:“看,那就是我家!”尽管那天落日比以往大了好几码,天空蓝蓝的像海,可不远处依然雾霭蒙蒙 。我指了半天无法确切,最后只能说,“最远处的云下面是我家!”惹得石马道村的放羊老汉哈哈大笑,那一刻有些窘迫 。一个连自己家乡在哪个位置都说不全乎的成年人,埋在地下的武则天都要笑了,她估计会说:“我一个外地人睡久了都成本地人了,你看看你 。”
我其实早都明白,我就是那个回不去故乡的异乡人 。正如我父亲说:“要是家乡好,为什么别人都往大城市跑?”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但想回答更好一些,看完了《抒情时代》,我想每个人都会有答案 。
范墩子《抒情时代》
《抒情时代》是陕西青年作家范墩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杨大鹏和杨梅这一对兄妹,其余的人物在他之前的短篇小说集《虎面》《我从未见过麻雀》中皆有出现,比如骡子、张火箭和杨喇叭等,书中还有“山鬼”等意向反复出现,也在前面的作品中提及过 。可以说,看《抒情时代》一点也不陌生,但它作为长篇小说来讲,内蕴更丰厚,故事更完整 。正如作者序言中所说:“这本书算是我对前期写作的一个总结,他容纳了我的想法和探索,包括小说的结构、语言和整体弥漫出的气息” 。看得出来,这本书凝聚了作者大量的心血、大胆的实验和大气的叙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