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故居导游词怎么写?( 三 )


奉化溪口蒋氏故居导游词范文3:
蒋氏故居“丰镐房”是溪口最主要的景点 。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蒋氏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丰镐房,原有蒋介石祖传房屋六间 。据1948年重修的《武
2 岭蒋氏家谱》记载:“清光绪十四年,公(指蒋介石)两岁,肃庵公由玉泰迁居报本堂之西厢房 。”迁居的原因是蒋肃庵(蒋介石父)经商之处玉泰盐铺被火焚毁,西偏房就是现在报本堂西边的独立小楼 。蒋肃庵死后,蒋介石兄弟分家,蒋介卿得重建后的玉泰盐铺,蒋介石、蒋瑞青得丰镐房 。蒋瑞青分家后不久即亡,丰镐房归蒋介石独有 。1920xx年,蒋介石扩建故居,迁走25户邻舍,发展成今天这样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的规模 。
整个建筑为传统的前厅后堂、两厢四廊的格局 。这里楼轩相依,廊庑回环,墨柱赭壁,确实富丽堂皇 。前庭及其左右还有三个花园,有月洞门相通,中间小天井,两边有金银桂花各一株,是宋美龄亲手所栽 。而两旁则为东西厢房,东由宋美龄居住,西为毛福梅(蒋介石的元配)的住所 。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

蒋氏故居导游词怎么写?


文昌阁位于武山南端潭墩山上,四周古木垂荫,临溪碧潭如镜 。清雍正九年,即公元1731年初建,起初规模很小,是溪口“文昌会”、“文武会”、“锦溪书斋”诸会文人学士聚会的地方,里面有“文昌帝君”像,故取名“文昌阁” 。1924年清明,老蒋从广东回乡扫墓,见其楹栋欹斜,请蒋介卿负责重建,次年建成 。建筑楼房500平方米 。块石垒台,青砖砌墙,飞檐翘角,梁架雕人物花鸟,廊饰花窗,阁顶悬红木宫灯 。老蒋改其名为“乐亭”,写有《乐亭记》以述其胜,回乡时常居此 。但溪口人仍习称为文昌阁,而称东北侧的两层方亭为乐亭 。登阁观景,满目青山、烟市,风景分外迷人 。
清朝有位蒋氏宗人蒋廷秀,来到溪口文昌阁,凭栏远眺,口占一首:“巍巍百尺峙山邱,赢得奎光射斗牛;文薮由来锦溪胜,争看多士踏鳌头 。”,写出了文昌阁的壮观、秀丽 。
文昌阁里供奉“文昌帝君”像 。文昌帝君熟读诸子百家,酷爱书籍 。日夜手不释卷,苦读攻书,成为人间文人的偶像,冠名“奎星” 。所以 。文昌阁又被称为“奎阁” 。溪口文人常到阁里聚会,叩拜文昌帝君 。讨个吉祥,指望日后进身仕途 。老蒋的母亲王采玉望子成龙心切,且又信奉佛教,所以,常带儿子到文昌阁,跪在奎星前叩拜 。老蒋对文昌帝君十分崇敬 。就在他第一次离家乡前,还跪在文昌帝君前祈求文韬武略 。
老蒋在外闯荡了几年,从一个不起眼的平头百姓,竟然跃居高官 。当上了孙中山大总统的参谋总长,俨然成为左右风云大人物 。1924年春,重回故里,登上文昌阁,对着“奎星”纳头便拜,弄得边上人好生奇怪 。站在边上的蒋介卿笑道:“瑞元,溪口多少名土,只有你对文昌君如此虔诚,故有今日发迹 。”老蒋答道:“兄长,对佛,心诚则灵 。诚者,信也;既信而不可变易 。佛以不变而对人间万变 。姆妈一生信佛,我岂能变易?”蒋介卿肚皮里没多少墨水,也没听出个所以然,只得点头称是 。兄弟俩走走停停,见文昌阁栋梁歪斜,必须立即修理 。老蒋向蒋介卿交代,马上修理、扩建,要他担任督工,资金全由老蒋拨款 。蒋介卿提出异议:“文昌阁为溪口人活动场所 。要修理应当分摊经费,为何全由我蒋家尽担?弄不好吃力不讨好的 。”老蒋道:“兄长不必多言,我自有道理 。”蒋介卿见弟如此坚决,欣然破土动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