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教育》读后感1000字

《减法教育》是一本由于晓冰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26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减法教育》读后感(一):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
父母是需要有“上岗证”需要学习的 。现在社会功利心太强,人难免焦躁,教育是为了什么?为了在下一次考试中考个高分,有个好名次?为了考上985、211?亦或是为了谋求一个好工作?不少家长是这么认为的,这样的家长还不少 。这样的前提下,孩子就成了提线木偶,家长和老师成了扯线的人 。这样的孩子就算再高的学历也是一个空心人,因为ta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更别提什么理想和人生目标,很不幸,我曾经就是这样的孩子 。所以,当我自己成了母亲,我不想我的孩子成为一个空心人,希望他有独立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清晰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非常赞同书中的观点 。何谓教育,如何教育,书中说的非常好 。教育要有边界感,教育是为了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质疑能力,试着规划寒暑假的时间安排,个人中高考的志愿规划,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等等 。这个才是我想要的教育啊!一边看一边在心里给作者点赞,说出了我的心声 。
在当今中高考指挥棒下,一心只为提高分数的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坚持“减法教育”需要家长有强大的内心,希望更多的老师和家长都来读读这本书,然后问问自己,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
《减法教育》读后感(二):慢与快的迷思
“提到语文,所有的育儿书、机构、老师都会说阅读很重要 。但是对家长来说,到底为什么阅读重要,应该怎么引导阅读呢?” “最近我家三年级的小姑娘迷恋马小跳和侦探漫画,我总是想伸出“魔抓”阻止她,但是又怕破坏了阅读兴趣,该怎么办呢?“ “我也知道古诗文的重要性,但是孩子背诗就是小和尚念经,到底有没有用呢?应不应该继续呢?” “孩子作文语句不通顺,错别字一个接一个,要不要报个作文班?”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和我一样的困惑,语文是一项如此重要又如此之难的学科,你可能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在分数上丝毫显示不出来,我们该怎么做?这个时候我遇到了这本《减法教育》 。这本书的作者是于晓冰,是一位在重点中学实践教学二十年的语文教师 。书中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作者的教育理念,下篇讲语文的具体学习方法 。作者提出了很多在现在孩子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比如一心求快,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过度报辅导班,唯分数论…… 作为小学生的家长,每一项都感同身受 。作者认为欲速则不达,学习要有长远的目标,这个长远不仅仅是中考,高考,阅读与写作应该是伴随一生的事情 。对我自己而言,本书给我的启发有这样几点: 第一 做一个有边界感的妈妈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试错的过程,我应该学习让孩子在错误里多呆一会儿 。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学习的第一负责人,切莫把手伸得太长,很多时候做一个懒妈妈很重要 。在生活上,让她自己去做能独立做的事,在学习上慢慢自己做规划,掌握属于自己的节奏 。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稳定,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 。第二 多和孩子聊聊“形而上”的东西 平时聊天多和孩子聊聊理想,聊聊为什么学习,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 。之前我给孩子读阿富汗小说《帕瓦娜》,一直认为她还小可能理解不了远方的苦难,可是孩子听的特别认真,跟随帕瓦娜难过,害怕,欣喜 。我想这可能就是小小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生根 。第三 鼓励孩子“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 首先让孩子知道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父母在这方面是最好的榜样,自己不读书又怎么能要求孩子读书呢 。然后鼓励孩子喜欢上读书,只要喜欢,马小跳,米小圈又如何呢?等孩子喜欢上,我们再慢慢引导孩子去读好书 。第四 带领孩子诵读 三年级伊始,我和孩子又个小小的约定,就是每天趁中午午休中午朗读20分钟 。我每周会选三首古诗,三篇小古文,一篇名家小散文,一篇语文课文让孩子读,现在掐指一算,孩子已经坚持了130多天 。对于这样朗读的意义我心目中并不十分确定,但没想到在这本书找到了答案 。在诵读中,读出声音,抑扬顿挫,慢慢就能品味出文章的情 。这可能和分数没有什么关系,但我相信这比分数更有价值 。书中还有对文言文,现代文,写作很多实用性的建议,如果要我说缺点就是不是每位家长每位老师都有那么高的语文素养,可以引经据典,从一个小小的场景让孩子体会语文的美,但是这的确是一本值得家长读的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