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生命》读后感1000字

《亲爱的生命》读后感1000字
文章图片

《亲爱的生命》是一本由[英]雷切尔·克拉克 Rachel Clarke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亲爱的生命》读后感(一):人生无常,还好有温度
这本书是我接触的第一本关于安宁疗护,也就是我们说的临终关怀的书 。今天看到后面忍不住爆哭,想到很多 。
十几岁的时候我的姥爷因为直肠癌去世了 。记得那天姥爷从医院回来,躺在床上,我们这些小孩们打过招呼之后都被赶了出来,屋子里是我妈和舅舅阿姨们 。后来听我妈说,姥爷给他们讲年轻的时候去新疆在野外遇到狼的经历 。现在想来,从医院回家躺在自家的床上周围是自己的儿女们,聊聊天说说话,安静的去了另一个世界,这也算是临终关怀的一种了吧 。
但是那个时候我并不理解,为什么病还没有好就从医院回家了?就这么放弃了不治了么?我想不通 。我想不通的还有,他们怎么能忍住悲伤在姥爷跟前有说有笑?姥爷去世以后他们哭的时候不能自已,安排葬礼的时候又正常的不得了,这些都是当时的我想不通的事情,因为在那时候的我看来,悲伤是忍不住的,要一直让自己沉浸在里面,就像一条溺水的鱼 。
在我30岁的那一年,我八十多岁的姥姥在平安夜的睡梦中安详地去了 。毫无征兆,毫无痛苦,却让我们全都猝不及防 。一个多月以后带着我半岁的儿子回去,却感觉我姥姥并没有走,她还在,好像随时能过来跟我讲昨天看的电视剧,炸了带鱼用煎饼卷着拿给我吃 。就算是现在,我也总觉得只要我回去,还能看到姥姥,满头银发梳的一丝不苟,笑着问我回来了?
说了些看似跟这本书无关的话,但是读过这本书以后,我的心里放下了两块大石头 。我理解了姥爷在家度过的最后时光的重要性,我也不那么纠结姥姥毫无征兆的去了留给我像踩空了台阶一般的巨大失落感 。
这对他们都是最好的,那就是最好的了 。
《亲爱的生命》读后感(二):《如果有什么能超越死亡,那一定是尊严和爱》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死亡一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处禁忌,尽管它无法避免,甚至如影随形,似乎只要刻意逃避这个话题,我们就可以一直生活下去 。倘若无法逃避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面对死亡?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死亡学走进大众视野,不同时代对死亡的观念和态度各不相同 。现代的临终关怀更是极其复杂,包括生命理论、关怀理论、人的尊严、医学道德、安乐死等等 。荷兰是世界上首个承认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将尊严死推向公众视野(安乐死:有“好的死亡”或者“无痛苦的死亡”的含意,是一种给予患有不治之症的人以无痛楚、或更严谨而言“尽其量减小痛楚地”致死的行为或措施,一般用于在个别患者出现了无法医治的长期显性病症,因病情到了晚期或不治之症,对病人造成极大的负担,不愿再受病痛折磨而采取的了结生命的措施,经过医生和病人双方同意后进行,为减轻痛苦而进行的提前死亡 )也让更多人去关注将死之人的意愿:我想要如何死去 。在安乐死没有合法化的地方,相关医护人员和家属可以说是将死之人心灵上最后的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