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800字左右怎么写?

有时候我常常在想 , 阅读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呢?最近读了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 , 读到其中一段的时候 , 我好像突然之间明白了 , 阅读能够带给我们什么 , 接下来我将这一段分享给大家 。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 , 当然春天是早晨 , 夏天是中午 , 秋天是黄昏 , 冬天是夜晚 。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 , 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 , 夏天是定音鼓 , 秋天是大提琴 , 冬天是圆号和长笛 。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 , 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 , 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 , 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 , 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 , 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 , 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 , 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 , 阶下有果皮 , 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 , 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 , 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 , 浑身挂满绿锈 , 文字已不清晰;冬天 , 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春天是卧病的季节 , 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 , 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 , 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 , 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 , 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 , 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 , 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 , 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 。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 , 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 , 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 , 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 , 冬天是一群雕塑 。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 , 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 , 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 , 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
简简单单的一年四季 , 春夏秋冬 , 史铁生先生的'观察更为细腻 , 更富有生活的情趣 。我想这就是阅读带给我们的 , 更广阔的世界 , 更具有想象力的世界 , 更加富有生命力的世界 。
读《我与地坛》有感
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 , 你会觉得有种说不出的快感 , 感觉心里满满的 ,  而《我与地坛》则是这样一篇好文章 。初看到这题目时 , 我并没有觉得很吸引人 , 但 , 当你平静认真的品味 , 你会发觉这平时的文字平静而低调地叙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