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好书心得体会怎么写?( 五 )


做一个选取的时候,意味着需要放下其他的观念、想法、物质、甚至生命 。选取与放下往往是同步的,选取的反面既是放下 。放下一粒种子,收获一棵大树;放下一处烦恼,收获一片清凉;放下一种偏见,收获一种幸福 。当你放下足够的时候,生命也将收获一片蓝天 。
圣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降临的时候手是合拢的,似乎在说:“世界是我的 。”当离开世界时手是张开的,仿佛在说:“瞧那,我什么都没有带走 。”其实,人生就是一连串选取与放下的过程,有取就有舍,有舍才有得 。该放下的就要放下,不是没有恒心和勇气,而是选取进取的一种方式 。
有人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 。正因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 。因此,热爱读书吧!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那样,热爱读书,让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透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
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读一本好书,能够使心灵充实,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爱心和礼貌行为、礼仪规范;而读一本坏书,则使人心胸狭窄,使人不知羞耻,使人自私残暴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成为祖国21世纪的高素质的建设者 。
读一本好书心得体会(3)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 。”这话一点不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读了书中的那一个个案例,及王晓春老师的精辟点评,受益匪浅 。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 。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
爱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气一样,每一天都在我们身边,但又正因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 。但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好处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 。而应对我们的教育,爱,就应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爱的教育》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如果我们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没有功利性的,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是一个无意的微笑,让孩子在简单、和谐的氛围中感受爱,并把这种完美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
“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这是王晓春老师点评案例1的标题,是啊,对学生每个老师都倾注了爱,但爱不必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现象数不胜数 。学生病了,老师上门探望,课落下了,利用业余时刻补,校内跌了,碰了,留意呵护,及时与家长联系 。但结果不必须如你所想,可能会令其家长感动,令周围的同仁称赞 。但有时真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 。我想,收效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我的教育智慧还不够,没有能解决他真正的心理问题,客观的家庭问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