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市场调研报告怎么写?( 六 )


查阅资料可以发现,时至今日,全球传统的七大多晶硅公司依然没有一家在中国建厂,也没有一家对外转让技术 。疑问也由此产生,如果多晶硅生产是“高耗能、高排放”,美、日、德为何一直把多晶硅生产留在本国?为何一直封锁技术?
曾经的“两高”帽子
既然光伏行业不属于“高能耗、高排放”行业,这顶“帽子”又是怎么戴上去的? “在多晶硅生产发展初期,设备、工艺等方面技术水平不高,在这种基础上计算出来的能耗值比较高”,朱秉分析,前几年曾有测算说多晶硅生产每公斤耗电400千瓦时,这一数据是基于一个九对棒还原炉生长15天、一炉产50公斤的技术水平计算的 。而在赛维LDK的一个还原车间里,有一个2011年5月18日的生产记录,这个还原炉有24对棒,一炉生长时间为85小时,单位电耗仅为56.65千瓦时/公斤 。
除了技术水平问题,认为光伏行业“高能耗、高排放”也并非完全捕风捉影 。多晶硅的市场价格在2004年还在每公斤20美元左右,但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随着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多晶硅价格一路飙升,一度攀升至每公斤近500美元的高位 。高额的利润驱动着资本疯狂地进入这个行业,在没有完整的工艺技术条件时,投资人只想尽快地上马项目,尽快地生产出硅料卖出去,能耗高、环保设计不够周密是必然的 。正是这种不计成本,使不少企业在那个时期出现了能耗和排放的问题,也在人们的印象中留下了光伏发电并非清洁能源的印记 。
现在已今非昔比
“现在的多晶硅行业已经是另一番景象了 。”,人们对于多晶硅行业的认识有待更新 。硅料生产企业,在5月中旬,我们走入位于中能硅业厂区,看到这里绿草如茵,花朵娇艳,建筑物的外墙都是暗红色,这里不像是一个化工厂,更像是一家研发机构 。
“与前几年相比,多晶硅生产的能耗指标已经下降许多了 。”蒋立民说,现在国内领先企业的多晶硅生产耗能量已经由两年前的200千瓦时/公斤减少到80~150千瓦时/公斤 。
针对整个光伏电池产业链,算了一笔能耗账:201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2.2GW 。按目前生产每瓦电池耗电约2千瓦时计算,2011年我国安装的太阳能电池在制造环节共耗电44亿千瓦时;而这2.2GW的光伏电池,按照我国光伏发电系统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平均为1200小时计算,每年的发电量约为26亿多千瓦时,两年的发电量足以偿还生产过程中的电能消耗量 。若在25年寿命周期里,这2.2GW将产生大约660亿千瓦时的电量 。
多晶硅生产的排放更非昨日容颜 。在巨大的厂区沙盘前,蒋立民特别介绍了中能硅业氢化环节的氯氢化技术,“改进后的氯氢化新技术的应用,再次降低了能耗和原料消耗,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在处理四氯化硅的单套装置能力上再进一大步” 。四氯化硅是多晶硅采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主要副产物,每生产1吨多晶硅,就会产生12吨到18吨四氯化硅,它为遇湿释放腐蚀性气体HCl,水过量时则生成盐酸的危险化学品,不同于三氯氢硅,本身不易燃易爆 。多晶硅行业曾被误认为高排放、高污染行业,问题主要出在它身上 。只有通过氢化,将其转化为三氯化硅,再次成为多晶硅生产原料,才能够妥善处理这个副产物,同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