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山千山完整导游词怎么写?

辽宁鞍山千山完整导游词
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往往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 。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辽宁鞍山千山完整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 。千山是长白山的支脉 。整个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经辽阳、海城、盖州、岫岩,止于金州 。南北绵延200多公里,纵贯整个辽东半岛 。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 。千山为“园林寺庙山岳型风景区”,被誉为“东北明珠” 。千山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早在1400年前北魏时期,千山就有佛教徒的踪迹,隋唐代起有了庙宇建筑,到辽金已发展成远震辽左的著名佛教胜地 。“祖越”、“龙泉”、“香岩”、“中会”、“大安”五寺,在明代已很出名 。到了清代道教进入千山,使千山的庙宇有了进一步的增建,发展到七寺、十二观、九宫、十庵 。千山庙宇布局巧妙,建筑宏伟 。
古老而宏伟的寺庙,与自然景物彼此烘托,融为一体,构成一幅优美、雅致、幽静的动人画面 。众多寺庙终日香烟缭绕,钟鼓幽鸣,一派仙人福地景象 。特别是身高70米的天成弥勒大佛,自发现以来,轰动海内外,成为世界奇观 。探奇者、朝拜者络绎不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千山弥勒大佛”,每年6月的千山大佛节,将宗教活动带入高潮,堪称佛教之盛事 。
千山人文历史遗迹颇多千山历来是引起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不仅有唐太宗李世民驻跸和薛礼兵营遗址,还留下清帝康熙和乾隆游历的足迹和诗篇 。名贯三江的关东才子清太史王尔烈,曾在千山龙泉寺读书,至今还保留他的书房 。明清时的官宦、名人也曾纷纷来游,并题有许多匾额和诗词赞美千山 。就连《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栋亭诗抄》中,也把自己的籍贯用“千山”二字标出 。千山物产丰富 。百年以上古松万余株;各类动物60余种,特产水果10余种,香水梨、南果梨堪称一绝 。温泉休闲娱乐胜地在风景观光区的东北部是温泉休闲娱乐胜地,这里温泉资源得天独厚,地热水资源占鞍山地区已查明地热水资源50%以上,目前年采水量85万立方米 。
天上天景区
天上天景区位于千山风景名胜区北部,东起千山正门,西至,五佛顶,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拔450—-550米,为千山第二高岭,山峰奇峭,怪石嶙峋,悬崖绝壁,苍松翠柏,错落其中,以峰奇,石奇,松奇而著称 。是千山唯一一个高岭游览区,平均海拔520米,唐太宗李世民,清康熙、乾隆等帝王曾游览过此景区 。相传唐王李世民,住大安寺到无量观“振衣冈”上抖过战袍;金代皇帝世宗完颜雍曾到千山灵岩寺探望其母贞懿太后;清代康熙,乾隆、嘉庆皇帝也都到或从辽阻古城望千山,并留下遗迹题词和诗文 。王尔烈陪同嘉庆皇帝在千山找的那块“木鱼石”、即曹雪芹写的'石头记(红楼梦)中那块有灵气石头,金世宗住的遗址、蛰龙亭、博爱树、贞懿太后住的遗址内出土的30多万枚铜钱均在景区范围内 。1996年在景区内建了索道,在索道下文建了御览殿,殿为高台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雕粱画栋,在,其后面又建了半月牙式迥廊,内嵌青石板雕像千山著名传说:仙子绣莲、童子奕棋、令威化鹤、薛才征东、无佛五佛、御赐龙泉、伏虎禅师、香岩雪庵、全后修禅、敕建龙泉、梵腿煮石、剩人函可、无根奇石、太琳铸鼎、释道同源、康熙巡游、寓居龙泉、嘉庆寻石18幅,游览至此品佛、仙之悠,睹圣君、明主之奕彩、回顾历代珍闻,逐幅赏玩,体会中滋味、定能生悦意之快,至身佳境之愉 。